承保时难以精确确定地块面积、位置与理赔时查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保险经营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然而目前,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将有望缓解这两大问题。
中国保监会要求农业保险要承保到户、理赔到户。然而在具体操作上,承保时,往往难以精确确定承保地块面积和位置,存在承保不足等问题,承保风险管控困难。理赔时,特别是发生大灾后,查勘环境恶劣、工作量大、农业技术支撑不够,使得查勘工作成本高、效率低。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灾害研究中心博士何飞介绍,遥感技术应用传感器主动或被动地远距离探测观测目标,并记录其电磁波特性,形成遥感影像。根据不同地物反射特征不同的原理,基于遥感影像可以对地物特征及其变化进行识别。遥感技术主要通过无人机航空遥感飞行技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航拍,然后进行快速拼接、影像解译、损失评估。不仅科学合理地配置查勘定损力量,核定损失,提高了理赔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精确测定承保标的面积、数量、位置等信息,从宏观上了解灾害总体损失情况及空间分布,为承保风险管控提供了支撑,也解决了被保险人报损不准甚至严重夸大的问题。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