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今年年底覆盖亚太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明年初将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卫星副总设计师刘波介绍,2011年北斗试运行时,官方公布的导航精度达到25米以内,随着系统升级和星座组网的完善,预计导航精度能达到10米以内,相当于两辆家用轿车的车身长度,丝毫不比GPS逊色。而且,北斗导航信号也和GPS一样免费接收。
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建成一个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新的导航星座,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完全建成时,中国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将领跑市场。
用户可发120字短报文
北斗导航系统有一项GPS导航系统不具备的通讯功能——短报文。
短报文每条可发送120个汉字。目前不能实现语音、视频等信息传递,但在紧急状态、特别是通讯中断状况下,这将是救命信息的传播通道。
刘波介绍,通过GPS,用户只能知道“自己在哪儿”。但通过北斗导航,只要双方都持导航终端,对方也能知道“你在哪儿”。
“大脑”“心脏”西安造
这项规模巨大的航天工程已深深打上西安烙印。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院长史平彦说,北斗导航16颗卫星的全部有效荷载,均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提供。
如果将导航卫星比作一台电脑,由西安分院研发团队缔造的导航任务处理单元,就是电脑的“CPU”或“大脑”。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仍采用GPS授时,时间一旦不准,会造成巨大损失。
西安分院为北斗导航研发28台星载铷原子钟,为北斗导航装上“中国心”,实现卫星准确授时。
目前,民用市场95%被GPS垄断。北斗一代导航运行后,主要用于特殊行业,如出海捕鱼需要定位,地震灾难需要救援定位等。
刘波说,一代北斗导航价格通常在数万元,比GPS贵。未来的北斗卫星,将根据市场需要,定制满足不同需求的导航,而市民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配置,价格也会根据配置浮动。如果推广北斗卫星的车载定位服务,将随着市场占有量的提升,降低边际研发费用,“几百元买北斗终端”不是梦。“使用GPS终端的用户可以单独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终端。”刘波说,北斗终端具有兼容性,更好地考虑用户体验。预计三年内就可以用上咱西安设计、研发、制造的产品——北斗导航。(孙洪伟 任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