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8应景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需求,以全新的界面和模式,特别是在全面提升了应用的地位和价值后,将会给国内的开发者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令世人瞩目的Windows 8即将在10月份问世,对开发者来说,Windows 8这一新的表现舞台所带来机遇与挑战,是绝不容忽视的,因为从这一代系统开始,Windos8将会对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性能ARM架构处理器全面支持。作为新一代的操作系统,在兼顾PC市场的同时,微软也将其发展战略带入到了越来越火热的移动平台市场。笔者将聚焦于微软此次的重头戏——移动平台,有重点地介绍与分析Windows 8对于开发者的前景和问题。
吸取经验控制生产 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或许微软看到了苹果凭借一款iPad称霸平板电脑后,吸取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同时又不完全照搬苹果那种封闭的模式,于是微软的做法则是只和少数上游OEM厂商签订了生产合同,保证产品质量,让用户有着始终如一的良好体验,像诺基亚与微软之间长期的战略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今年的4月份,微软将Windows Phone 8授权给了三星公司,笔者认为这是微软把握产品质量的非常明智的做法。
Windows 8在移动平台中,将会严格控制硬件厂商的统一性,确保产品不会像谷歌的开源安卓系统那样杂乱,因为谷歌不会去限制系统的授权,这让手机厂商可以轻易去采用,我们甚至还会看到有手机厂商基于安卓平台开发出独立系统,所以看似安卓平台的市场欢迎度和普及度极高,但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程度的麻烦,每在安卓平台上开发出一款应用时,他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机型测试一番,以确保绝大多数安卓用户都能很好的使用他们的应用;另外安卓平台的严重分化造成其应用市场上的无序竞争也一直在制约着开发者们有进一步的发挥。
平板电脑市场上,微软吸取在Windows7平板电脑在市场中因硬件设施缺憾的惨败教训,目前基于Windows 8平板电脑目前只有微软自己即将面世的品牌Surface和授权于三星公司生产的一款价格昂贵的型号,除此以外还没有任何其他品牌的Windows 8平板电脑被公布出来,可见微软对于平板电脑市场严谨的态度。
由此看来微软会将Windows 8从源头上开始把关质量,相信这对于开发者来说,他们会有更多的信心让自己的应用落地于Windows 8移动平台上,因为这会提升应用的表现质量,而这些优势终将转化回良好地用户体验。
打造封闭式应用管理 建立生态化应用商店
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亮相出了精心打造生态化的Windows 8应用商店系统。
我们从Windows 8的界面革新就能看出微软对应用系统的足够重视,那就是非常吸引人们眼球的Windows 8 Style UI界面(微软曾用名Metro UI)。这是一种类似于苹果、谷歌系统中的应用界面,但正如其更具特色的外观,微软更想让Windows 8 Style UI表现出一种不仅仅是以一个小小的Icon(图标)代表应用对象本身,而是更多强调表达出更多信息和要素,比如天气情况、新闻频道,甚至是和朋友的聊天内容,都可以变身为一个个小型的应用块,在Windows 8 Style UI中,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许多内容的更新,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程序。笔者观点认为,微软给予这种界面上的新理念也会让开发者融入更多的创新去表现信息的传递。Windows 8 Style UI的特色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在硬件设施上微软并不走苹果的封闭路线,而是以自有生产以及外包高资质厂商共同推进产品战略。但从Windows 8向移动应用市场上的步伐来看,业界有观点认为,微软正在效仿苹果的做法,打造出一个全封闭应用市场,从应用的提交审核到正式上线,微软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这些标准现在已经完全透明化,供开发者们参详。此外,随着微软为开发者们提出了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也能够得证微软封闭式的应用商店模型,已经成熟。
Windows 8已经为开发者设立一套完备的商业机制,并制定出条款保护开发者的个人利益。提交到Windows 8应用商店的应用,会有免费以及收费两种主要模式,并为收费模式提供了试用版,在应用中可以在合理的位置插入其他第三方应用以及广告。
就收费模式方面来看,微软提供了从1.49美元(约10元人民币)到999.99美元(6500元人民币)的分段定价模式供开发者们选择适合的定价,在用户购买应用时,可以选择试用版体验。开发者们需要注意的是,每当售出一份应用时,开发者们并不获得全部的利润,微软会从销售额中抽出30%作为收益,只有当应用销售和应用内购的毛收入累计达到2.5万美元或等价水平时,微软的收费比例才会降至20%。另外,在支付系统方面,微软目前提供了国际信用卡支付渠道。
微软成熟的商业模式给了开发者清楚的盈利方向和保证,但是,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中国开发者们的需求呢?
开发者现状不容乐观
如果一款应用在它所在的平台上无法取得可观的盈利,那么开发者便无法生存下去了,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专职于应用开发的个体开发者来说,无法靠应用赚到钱就意味着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
我们会先想到谷歌Android与苹果iOS上的海量应用,这两大平台真的给开发者们带来理想的回报了吗?其实,在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总是隐藏着残酷的生死竞争。
就拿安卓系统来说,唯一能够吸引开发者进入到这一领域的,只有安卓系统庞大的用户量作为支持了。从国内安卓应用收费的角度上看,为此付费买单用户少之又少,而通过广告进行盈利,在中国市场中的安卓平台对广告的投放也微乎其微。笔者曾看过一篇报道,说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安卓平台的应用,其下载量已经达到了4万多次,但其通过应用内置的广告收入仅约500元人民币。
另有文章指出“目前80%的开发者都在为需要布局Android平台的各种大公司服务,而独立开发团队只要有实力,大多都会同时兼顾iOS、Android、Symbian和WindowsPhone等多个平台,以获取更多收入并降低风险。”
可见,在安卓平台获利对于大多数开发者而言,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那么开发者在苹果的iOS平台中,就会有很大的机会吗?据市场营销公司App Promo调查显示有近60%的iOS应用仍处于亏本状态,而高达80%的开发者无法仅仅依靠应用来支持自己的业务发展。正如一些iOS平台开发者们所抱怨的:“如果我们的应用无法进入前100或前200名单,那么将很难被用户发现,因为用户不会一直滚动排行榜去寻找位于排行榜末尾的应用”。因此我们能够发现,苹果也并非就是开发者们赚钱的香饽饽,两个极端的严重分化促使开发者不得不面对竞争中的世态炎凉。
我们难以揣测当Windows 8推出以后,是否也会让开发者逐渐步入一个困局当中。但是从Windows 8应用商店中的商业模式上,笔者也并没有看到特别能让中国的开发者们兴奋的地方,相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便是Windows 8应用的售价上普遍偏高,就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习惯使用付费服务的比率来看,10元的最低额度还是会给很多国内的用户设下较高的消费门槛,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用户更喜欢用费用更低的或者免费的应用。
笔者认为,苹果的iTunes在收费模式上赢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点便在于他们以低于实体音乐CD销售价格很多倍的优势,逐渐培养了用户付费下载电子版音乐的习惯。微软如果能够也使Windows 8的用户、特别是中国的用户形成这种消费习惯,那么对于开发者来说,将会是最好的福音。
就目前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国内的开发者在直接靠设定价来卖应用赚钱的想法,在中国可能暂时还有些困难,因此要么还是继续走免费路线,要么在应用中嵌入一些付费的服务和广告,这对于哪些刚刚起步,希望在Windows 8大展拳脚并赚取第一桶金的一部分开发者而言,也将是一个障碍。
第二是上面提到的支付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支付形式过于单一和国际化,必将会是阻碍中国应用市场消费的一个鸿沟。
有人猜想,会不会是由于Windows系统的盗版普遍在中国横流导致微软在市场重视度上有意疏远了呢?就目前情况来看,微软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市场,还是一个统一的价格模式及支付系统,而来自来自微软官方的消息也提出,非常希望能完善中国市场在支付系统中的更多支付方式,例如微软打算和像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深度拓展在中国的应用支付业务。但这项合作是否在Windows 8产品正式发售时就能浮出水面还是难以获知的。现在,以微软现有的商业模式,还不足以迎合中国开发者的现状,我们也只好拭目以待,静观微软在中国运营策略上的变化了。
国内开发者重视度高 微软应更加重视中国市场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开发者对Windows 8的响应情况,笔者参加了一次Windows 8的开发者交流会,在一整天时间的大会中,宽敞的会场始终是达到了爆满的程度,可见国内的开发者对于Windows 8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度。
随着Windows 8在移动平台的推进,微软在中国市场上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视,因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将要面市的Win8移动端平台昂贵的价格也是一大问题,毕竟微软对OEM厂商的把控以及系统的授权等成本都是非常高的。但试想一下,如果设备的价格过高,就算产品再怎样吸引人,也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会让开发者看不到在Windows 8平台上发展的前景,所以笔者期待微软能和中国的运营商在价格方面能有所协调,打响中国市场产业链上的第一枪。
总而言之,Windows 8以其清新的界面风格和微软对其产品精准的定位给了整个电子市场一次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安卓、苹果称霸应用平台的市场环境下,到底微软是否能够通过Windows 8平台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这也是在有关产品在市场上发售以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陈启临)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