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联通为我国智慧城市提速助力

  驾车出门可先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车载终端查询交通状况,获得最合理的行驶线路;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系统会给你推荐哪里有最近的停车位;城市管理部门可通过系统查看各个监控点的水、土地、大气等环境相应的环保指标

  驾车出门可先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车载终端查询交通状况,获得最合理的行驶线路;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系统会给你推荐哪里有最近的停车位;城市管理部门可通过系统查看各个监控点的水、土地、大气等环境相应的环保指标,并将这些数据发布给广大市民,对不达标的点立即责成责任方进行整改;冰箱自动提示哪些食品缺货,需要购买;回家前通过手机将家里的热水、地暖等打开,回到家就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充分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城市环境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憧憬,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中国联通,作为我国通信运营企业中较早提出“智慧城市”战略的企业,正依托三大网络、九大数据中心基地以及拥有强大支撑能力的“悦云”平台,为各行各业打造丰富的智慧应用,引领着我国智慧城市前行!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数字城市的概念是上世纪末随着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来的,即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而智慧城市的概念是近几年随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来的,指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高效整合。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日渐成熟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起到了奠定先决条件的作用。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撰文给智慧城市下了定义,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与云计算三个概念的融合,即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越来越多的专家认同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而无线城市、光网城市是更为基础的底层概念。

  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目前,韩国、新加坡、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开始实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新加坡实施了“智慧国2015”计划,着力构建新一代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化人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卫生、金融服务、贸易和物流产业、旅游零售和电子政府等九大领域的发展水平。新加坡政府还将云计算、商业分析、绿色通信技术等纳入了“智慧国2015”计划。

  欧盟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一整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比如,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监测器,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眼下,欧盟已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中国联通:为我国智慧城市提速助力

  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感知中国”概念提出后步入了快车道。

  一方面,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推动着智慧城市发展加快脚步。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期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8%左右,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而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促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的高效、绿色增长,还能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还能进一步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和谐、健康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这些系统之间的关联所带来的问题,比如说信息不整合、资源利用率低、顶层缺乏统筹的决策分析等,给城市的运转带来一系列重大问题,智慧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协调一致。

  近几年,我国各地政府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实践,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个城市陆续启动建设计划。比如,北京就于去年发布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到2015年,建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监管、资源科学调配、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伴随市民一生的集成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字生活环境,全面构建以市民需求为中心、高效运行的政府整合服务体系。

  作为我国三大通信运营企业之一,中国联通率先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不仅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受自身业务结构调整以及企业转型的驱动。受困于语音业务下滑、短信等增值业务增长乏力,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潮流的推动下,中国联通顺势而为,努力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中,希望依托网络和平台的优势,与产业链协作共同推动满足个人、政企客户需求的应用发展,重塑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目前,智慧城市产业链中“政府+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同,通信运营商作为运营和应用的提供者,已经成为产业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联通提出,在智慧城市产业链中将定位于基础信息通信设施的服务者、智慧城市云承载平台的提供者、智慧应用和基础信息数据的聚合者,并确立了长远的工作目标,即联合政府部门,整合产业资源,聚合智慧应用,打造共赢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实现“智”于管理,“慧”及民生,共创城市智慧未来。

  由于智慧城市更加注重底层基础设施的物联感知、城市信息的共享协同以及业务和科技的创新应用,对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联通提出“共建 汇聚 开放”三大智慧城市战略。目前,中国联通已经与23个省份的118个城市政府签约共建智慧城市,其中一类城市签约率达100%;中国联通正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核心技术,结合基础通信优势资源,通过56个云计算节点,打造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云承载平台,汇集城市公共数据、运行数据、智慧应用信息,通过底层数据关联交互实现城市基础数据信息在行业间、应用间共享;通过平台开放、产业开放,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智慧产业的协同创新。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