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东的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公里,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岛呈番薯形,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于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条主要溪流。
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位于东海大陆架上,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隶属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即使是根据1960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来看,钓鱼台列岛理应为台湾岛的一部分。
钓鱼台列岛位置:
地理位置: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
相对位置:闽之正东,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
地质特征: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1982年估计当在737-1574亿桶。
地理特征:处在大陆架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
岛屿面积:钓鱼台列岛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周长13.7公里,面积约为3.838平方公里,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钓鱼岛屿历史:
钓鱼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1403年(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1534年(明朝嘉靖十三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
在1893年(光绪十九年十月),即甲午战争前一年,慈禧太后下诏将钓鱼台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采药用地,诏书中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国。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日本政府拒绝谈判。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当日10时15分许,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下午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
2011年3月2日中国海军运-8侦察机和运-8预警机从东海上空南下,越过日中“中间线”并靠近钓鱼岛,之后改变飞行方向朝西飞去。日本航空自卫队西南航空混编团为防止它们侵犯领空,紧急出动F-15战斗机。
2011年9月26日消息称,25日傍晚5点55分左右,日本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总部的飞机在钓鱼岛久场岛东北偏北约121公里的“日本海上专属经济区(EEZ)”发现“北斗”号中国海洋调查船。该船所处海域与中方事先通报的不同,船尾有线缆伸入海中。日海保飞机和赶往现场的巡逻船用无线电发出“警告”,“不允许在未经事先同意的海域进行海洋调查”。该船于当天晚间9点15分做出回应,表示“位于事先通报的海域内”。日本第11管海保部在当天晚间10点多确认调查船已经从海中收起线缆。
报道还称,中日之间设立了“在相互国家近海开展海洋调查需要至少2个月前通报船舶和场所”的相互事先通报制度。第11管海保部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确认相关情况并申明“不允许进行未经同意的海洋调查”。
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登上了钓鱼岛。约20分钟后,石垣市议员仲岭忠师也登陆了该岛。4人于11时55分左右离开钓鱼岛,他们乘坐的渔船驶向石垣港。
2012年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别在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日本海保厅一架巡逻机和海上自卫队一架侦察机先后飞抵上空,对我巡航编队进行盘旋侦察。我巡航编队与日方的干扰阻挠展开周旋,反复向日船喊话声明立场,对日方的行为提出严正警告,海监50船两侧显示屏也用中英日三种文字滚动播放。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14至12海里海域内绕岛巡航。当日14时,巡航编队绕岛一周后,转向东北方向航行,前往我东海油气田附近海域巡航。
2012年8月18日晚7时许,日本150名右翼人士由冲绳石垣岛出发,乘坐21艘船赴钓鱼岛海域进行“慰灵”活动,其中还包括8名日本国会议员。
8月19日上午,多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称准备爬到钓鱼岛最高点,插上日本国旗。日本右翼团体“加油日本”约12名成员从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船上游泳到岛上。该团体主席Satoru Mizushima抓住一根绳子上岸,另有5人随后抓着绳子登岛。他们说准备攀爬到钓鱼岛最高点,在那里插上日本国旗。
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