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东软刘磊:车联网让汽车更加智慧

安全的角度上汽车行业追求的是0事故,环保是追求的0排放0拥堵,便利重点是智能移动互联,包括车内信息管理,个人数字设备的管理和云服务,这是我们产业追求的三个方面。追求的三个方面所有的实现都跟车联网有关系。

  2012年8月21日至8月22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聚焦于云、管、端、“台”,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打造移动互联新生活。以下为东软集团AVNC&IS事业部国内市场副总经理刘磊发表演讲。

  刘磊:感谢主持人的介绍,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车联网的话题。我从汽车的行业来看待车联网对汽车的影响,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车联网让汽车更加智慧。我们会讲三个话题。

  第一、东软与车联网的关系,介绍一下我们的业务,也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第二、未来车联网发展的探讨,以及东软在汽车电子行业当前的工作。

  现在来说我作为一个汽车电子的从业者,我们会考虑车联网的发展对汽车的影响,下面的内容也会围绕这样的议题来进行探讨。

  我们从汽车产业来看,汽车产业有三个永恒的目标,几百年来都不会发生变化,而且短期的未来也不会发生什么任何变化。它的产业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安全、环保、便利。我们的汽车追求就是要求更加的安全,更加的环保,更加的便利。

  安全的角度上汽车行业追求的是0事故,环保是追求的0排放0拥堵,便利重点是智能移动互联,包括车内信息管理,个人数字设备的管理和云服务,这是我们产业追求的三个方面。追求的三个方面所有的实现都跟车联网有关系。

  环保的方面过去都认为是电动车、一些发动机的技术、排放的技术,这样一些技术是它的主要的内容,但是现在来看这些是作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是很难在短期内进行突破的,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新技术对这些方面进行很大的提升。包括研究发现,事实上现在在城市里开车,大概有20%到40%的排放和污染是在拥堵的时候造成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部分解决拥堵的问题,就会大大地削减排放,对环保有很大的提升。

  智慧汽车,汽车产业有三大目标,而这三大目标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智慧汽车的概念,而智慧汽车从车厂的角度来说是希望能够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便利地来实现自动驾驶,是目前最核心的目标。汽车上有很多的创新,包括“自动泊车”这样的功能,是指停到车位的附近,自动找到附近的车位,确定这个车位之后人为地做个设置,自动将车停如泊位内,这是自动驾驶的典型的应用,未来真正想实现的通常意义上公路上开车的时候的自动的驾驶。现在自动驾驶在汽车的行业内一开始的时候主要的发展的途径来说,主要的解决的办法,汽车上装更多的采集器,让汽车的计算的能够越来越强,主要是一些摄像头,用摄像头呼叫识别的技术识别周边和识别同车道上的车辆,旁边车道上的车辆以及一些人和障碍物等等的方面,识别出来之后来去进一步地解决它的驾驶的方向行为的操作的问题。

  一开始主要的方向是这样的,但是到了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车联网技术提出之后,事实上整个车厂汽车行业内思考的角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将自主判断的模式和车联网的模式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利用车上的摄像头来对周边进行感知的时候最远的距离不超过150米,超过这个距离之后摄像头无法达到精度,这个时候无法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驾驶的判断。这种情况下需要车联网将更广范围内的信息通知到车上,利用车联网搜集到道路和各个车辆的状况的信息,对自己的驾驶提供一个更好的判断。

  所以说现在智慧汽车的自动驾驶实现两种互相渗透的方式,自主和联网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合流的状态,大家都在这两个方向上同时考虑自动驾驶的问题。信息越多就越能够获得最接近最优的判断,信息出来能力越强月能够解码更多的信息。我们做自主模式的驾驶的时候,无论如何怎么做,都是车上的计算的能力永远是不够的,甚至用到了4核和8核的CPU事实上还是无法处理获得的信息。仅仅是利用高性能MCU解决了识别的问题,最终的判断的问题和处理的问题,单个车上很难解决。这样我们需要将运算用云计算的方法移到云上去,之后让它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在云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给出指导的判断,这种判断到车上之后会进行二次处理,转移到云端之后车一方面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另外对成本是个很大的优势。

  车联网让车与车间、车与云之间获得了信息交流的手段,获得了更多信息,云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

  就我们的实践来看,支持车联网,支持智慧汽车汽车的车联网需要很多方方面面的协作,从现在来看,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标准的基础车辆化协议。从我们的经验来说,我们为很多车厂做了Telematics,Telematics是车联网的应用之一,不同的车厂做解决方案的时候发现,他们都会有自主的通讯协议。这种协议中包含了基础的内容,会将一些汽车的状态信息搜集上来,会将驾驶行为信息搜集上来,这些信息是共通的,因为有一些汽车总线标准的技术,会搜集一些相同的信息,这些相同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另外会在此基础上有一些特性化的服务。不同地来说,举两个例子,“阿斯达”关注点主要是安全上,“福特塞可”主要是关注信息娱乐的方面。如何解决这样的基础的共通的协议和个性化的协议的融合,这是现在要解决的标准的基础的车辆化的协议,共通化的问题整个城市整个国家实际上都需要这样的信息。

  现在对交通拥堵和环保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非常突出的问题。用车辆的技术将车联系在一起,获得一手的终端的资料对这些问题解决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事情。我们搜集到一些基础性的和个性化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对云端的建设上,我们建议做共有云的车联网的平台和私有云的汽车服务应用平台。共有云是建议以城市为单位建设这样一些品牌,智慧城市的概念和这些概念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城市的信息搜集上来,通过技术的平台发布出去,让一些私有服务云能够获取传到汽车上,包括车辆调度的信息。

  打个比方,在共有云上可以发布一些城市活动这样的信息,这种活动的信息,必定会对周边的交通产生一个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由智慧城市发布出来,之后我们的车厂的私有云获得这样的信息,会给它的汽车最终的用户给一些建议和指令,我们可以绕开这样一些拥堵区域。

  未来来说,还可以从出行的分析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口的定向流动这样的情况,包括北京有些地方可能就是居民区,一到早上的时候会有大量的人从居住点拥出来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去上班。到了晚上之后又会有大量的人群再回到这里。这种分析对城市的管理是有益的,我们可以在交通、调度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解决现在交通拥堵的状况。

  智慧汽车的实践上,由政府、车厂、电信运营商展开共同协作,电信运营商做了很多的工作,与车厂签定协议,和车厂共同发展车联网相关的应用。未来的目标和想解决的问题上,电信运营商和车厂它们来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政府参与进来,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

  如图,共有云和私有云、智慧汽车的协议等等的概念,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智慧汽车主动安全驾驶和主动驾驶角度来说,车联网解决智慧汽车的问题的区域,是以更加广阔的区域和更加长的反应期来进行解决。根据反应期来进行分段。

  东软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在Telematics和云计算的方面,我们是给包括智慧城市,包括车厂提供共有云和私有云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的目标。另外我们有个C2C智能车载产品,主要是车内解决通讯和应用下载的方式,一种是通讯模块集中在车内的解决安防的问题,另外是用一些技术,用手机和车机互联,解决信息和娱乐相关的问题。还有一个技术的方向是主动安全的方面,我们主要是做汽车上的摄像头对外图象识别,车辆、车线、信号灯、障碍物等等的识别,为自动驾驶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

  还有新的应用探索,我们有了车联网的共有云和不同车厂的私有云,我们有很多应用可以创造出来,包括探索的方向上,跟保险的合作。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国家也有这样的法规出来,保险公司能够相对自由地去制定自己的车险的策略,可以打折的,过去是不允许打折的。这样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就需要更多的驾驶行为的数据去分别是否有危险驾驶习惯的这些人,还有良好驾驶习惯的人,差异化对待他们的车险,需要车联网搜集更多的信息。有了信息获得新的应用创造一些新的驾驶。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