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对GIS以及电子地图技术一窍不通,她只是Google地图在中国的狂热爱好者之一。
身为半岛地区某著名时尚杂志主编的Cherry自Google地图推出起便迷上了这种“地理游戏”(Cherry语)。她用Google地图寻找激动人心的驴友目的地,搜索写字楼附近的特色夜店,“设定”自己的高效行车路线。虽然她已经使用车载导航多年,但在Cherry看来,通过互联网上的地图先行探路远比其他手段更可靠。
现在,Cherry的签名已经变成了“今天你地图了没有”。类似于这样的签名一年多以前就流行于电子地图产业界人士,真正普及到普通大众甚至是中国时尚界,还是最近的事。
现在,作为半岛地区时尚制造者的Cherry通过自己的口耳相传,已经为Google地图网罗了大量的狂热的时尚青年成为其免费用户。自Google地图强势上线以来,国内诸多电子地图厂商如go2map、mapbar、mapabc等也大梦初醒,纷纷加入了PK阵营。据多家调查机构不完全统计,中国在线网民中已有83.7%的人正在或曾使用过类似于Google地图的电子地图服务。
如此高速发展隐藏的商业价值已经引起了风险投资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在国内,电子地图产业正是在“无标准”的中国特色下生产并运营——缺少一统江湖的产业巨头,主管部门标准建设长期搁置,利益分配不均(如知识产权问题)。统统这些,不仅沉重打击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更抑制了电子地图的外延式发展——诸多商业价值很高的增值服务的开发利用,使电子地图仍然处于“测绘科技”的历史阶段。
同Cherry类似,国内许多使用电子地图的网民也都是为了方便出行,搜索路线,以及购物或寻找其他形象化的资讯。当然,还有一部分map fans认为能在地图上找到许多好玩的东西,怀猎奇心理者居多。
电子地图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及其商业价值的突显,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地图监管部门的反应能力。长期关注在线地图及互联网发展的GOL咨询总经理东成表示,电子地图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监管部门标准体系建立的速度。国内至少应该有八张以上完全不同的全国地图,而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转换的。
据《财经时报》近日报道,全国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有2862个,瑞图万方则做了2859个,已是国内最详细的电子地图。然而,该公司市场部表示,为了做到这点,他们招聘的作图队伍超过700人,相应的投入每年也在5000万元以上。该公司王阳向介绍说,电子地图是知识产权,谁也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制作的东西拿出来,而这种心态使得每家电子地图厂商无法合作,只能大规模“烧钱”。据悉,目前国内八家电子地图企业总投入均在数千万美元以上,重复劳动造成大量资源无法共享而只能浪费。
身为国内某电子地图运营公司市场总监的刘某认为,“无标准”状态直接损耗的公司资产巨大,且最终导致国内至今尚没有完全可参考的覆盖至县级的电子地图产品。
在搜狐地图负责市场推广的张小姐认为,“无标准”使产业链其他环节的产品对接难以顺畅,外延式发展受阻,特别是基于电子地图的各种“增值”服务难以开展,而3G以后对电子地图产品又是一次爆发的机会。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化委员即制订了《导航电子地图基本技术要求规范》。去年10月,《规范》通过中国质量监督局审批。然而,这份导航电子地图的强制标准迟迟没有正式出台。据知情人介绍,这一标准将推迟到明年。
国家测绘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解释说,国外电子地图基本是寡头垄断,标准制定走了很多弯路。而我国电子地图竞争混乱的局面下,标准建设工作无疑存在更大的困难。而该官员同时表示,国家测绘局等有关部门早已意识到电子地图标准缺失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国将有望在明年正式出台相应的电子地图标准,以促进电子地图产业化发展。
尽管国内电子地图处于“无标准”的特色状态下,网络上的电子地图也层出不穷,一度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选择困难以及迷茫。然而,Cherry仍然是Google地图的忠实粉丝。她每天上班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子地图,然后“闲逛”一会。Cherry说:“我不懂地图专业方面的东西”,但她表示,现有的电子地图可以派生很多增值服务,这也是网民渴望的,“可一直不产生这些服务的真实原因,我不是很清楚。”
Cherry称,在新出现的各电子地图面前,她也遭遇过选择难题,以及各种服务缺位的疑惑。当笔者提醒Cherry电子地图行业服务缺位的真实原因是标准不统一时,她说,“无论什么产业,就象自己所从事的时尚产业,都会存在一个标准,这是不需质疑的。”她表示,偌大一个行业没有标准是不可理解的,她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标准的制定与统一。
文/单蕴睿,《3S新闻周刊》NO.13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