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京举行建站20周年纪念庆典,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严义埙、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司长罗格等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童庆禧等遥感界的资深专家以及地面站的全体职工出席了庆典。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王杰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地面站20年来在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展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目前,地面站已形成以北京本部数据处理与运行管理为核心,北京(密云)接收站为数据接收点的运行格局,从建成时只能够接收处理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发展到现在能接收处理15颗卫星,谱段涵盖光学与微波,分辨率从2.5米到1000米,同时代理分发0.61米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真正实现了一站多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近实时、多种分辨率卫星数据接收处理能力。北京总部针对不同卫星形成了较完善的运行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检索与信息服务系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成为国际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是国际卫星地面站网的成员。该站为国家积累和保存的唯一的、长达20年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资料,是我国进行空间信息应用中宝贵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资源。
今后,地面站将作为我国空间信息关键基础设施,规范、高效地运行卫星地面系统,努力建设国家陆地卫星地面站网和对地观测数据中心,满足我国数据标准、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的需求,并提高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国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作出新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支撑性贡献。
随后,罗格副局长、童庆禧院士以及来自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用户代表相继发言。他们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对地面站今后的工作将继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最后发言,他希望地面站今后要继承和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良好站风,进一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遥感科技前沿,加强工作,持续提高地面站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优势,积极与兄弟院所合作,建成一个高水平的,国际领先的遥感科学数据中心。
为纪念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20周年,科学出版社特发行《遥感见证》大型画册,以遥感图象的手法真实记录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20年间对国家陆地观测卫星应用的贡献。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该书序言中写到,目前,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计划正在实施中,地面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希望地面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加快地面站接收站网的建设,进一步提升运行服务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也为该书作序,并写到,地面站建站20年,成绩斐然,可喜可贺。我衷心地希望地面站作为我国空间遥感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做好民用遥感卫星的接收、处理与服务工作,为我国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的建设、发展与应用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
![]() |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京举行建站20周年纪念庆典 |
![]() |
郭华东副秘书长致辞 |
![]() |
罗格副局长致辞 |
![]() |
童庆禧院士致辞 |
![]() |
王杰生站长致辞 |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