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车价的盘跌和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速升搅热了车载GPS卫星导航产品市场。年底,不仅数码厂商,就连家电厂商也开始热捧GPS产品。日前,长虹宣布正式进入车载电子产品领域,而此前,新科、TCL、海尔和创维等国内家电厂商已涉足该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他们进军车载GPS系统的原动力。
此外,记者发现,GPS导航市场开始由独立的导航功能向集成信息娱乐转变,并在新
产品中不断增加诸如语音输入、三维图像显示等新功能,而其中“语音输入功能”被厂商们当作2007年GPS的新卖点。
大量厂商涌入
据计世资讯的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50%,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接近100亿元。
中国GPS汽车导航市场这块大饼不仅吸引着数码厂商推出相关产品,如朗科公司推出了融会有GPS卫星定位导航、电影、游戏等多项功能的GPS“酷贝P210”,也诱惑着家电厂商“转行”热捧。
据长虹集团IT业务核心企业长虹佳华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佳华已推出了目前最新技术的GPS产品长虹“领航者”GMP200,并将对不同人群和不同使用环境,再推出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便携车载电子产品。而创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于年底和明年年初推出5款左右的车载GPS新品。此外,新科更是将卫星导航仪视为集团战略转型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国内品牌主导市场
据悉,目前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装车率不到2%,拥有车载GPS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远远低于国外的平均水平,而日本的车载导航系统安装率高达59%。“尽管国内GPS市场还刚刚起步,但在未来数年内,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载GPS市场。”某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趋势而言,GPS市场由国内品牌主导已没有太多悬念。”
首先从技术上来言,国内品牌在GPS上的技术高度与国外厂商并无二致。据推出GPS酷贝P210的朗科公司技术人员表示,GPS与手机不同,并不存在所谓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际厂商手中”的问题,真正影响产品质量的当是人性化设计、结合地区特色的实用度等环节,而这部分显然又是国内厂商的长项。
其次,从价格上而言,国内品牌无疑更具亲和力。据了解,国外品牌的手持式GPS产品一般都在5000元以上,这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依然不是小数字。而国内品牌的产品价格却大多数在4000元左右。
语音输入将成新竞争热点
“语音输入在车载电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车载免提、声控和语音拨号已是行车安全电子系统的必备功能。”某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普及趋势将日益明显。”据了解,富迪科技就看准了这一趋势,推出了业界体积最小的混合信号单芯片方案,其SAM(微型阵列麦克风)和芯片技术可消除回音,拥有的专利锥形音束可压制噪音,提高声音品质,提升语音拨号及声控导航功能。
不过,有厂商表示,虽然语音技术会是他们明年设计GPS时要考虑的重点,但语音技术在实用中存在的几大主要问题解决起来并不简单。一是使用成本。语音技术在10年前就已比较成熟,但语音技术对硬件计算能力有要求,但当时硬件水平还达不到,客户不可能花很多钱重新设置硬件。但摩尔定律的发展使得硬件技术不断革新,目前已经使语音技术有了应用的载体。二是口音问题,这需要更好的自适应和更多的训练数据。三是智能问题,即对自然语言理解。四是噪音问题,这需要更好的信号处理和更好的MIC。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