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福州启动建设“数字城管” 防部门推诿扯皮

今年3月12日,《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工作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迈出了福州城市管理走向数字化的一大步。目前,领导小组正着手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全面开展部件、事件数据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12个社区的部件普查,正在进行招投标的前期工作。”工作人员表示。

  台风过后,一棵行道树倒了,信息员巡查发现后,马上通过采集器将现场照片传到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半小时后,接到派遣的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便迅速赶到现场,移走大树。信息员回巡后,回馈整改情况予以结案,整个流程不到1小时结束。

  这是福州未来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常见的一幕。今年底前,福州数字城管系统将试运行,记者近日采访了有关部门,了解到“数字城管”的运行方方面面。

泰伯网

“数字城管”流程演示

  窨井盖、行道树都有“身份证号”

  据数字城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市建委副主任兰邵华介绍,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精准的卫星定位和现代数字网络技术优化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置、处置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管理流程,对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

  在数字城管系统中,城市被分为各个网格,网格内的每一个部件都对应一个唯一的ID编码(类似身份证号码)和卫星定位信息,比如窨井盖、道路、行道树、电线杆等。这些部件通过分散在网格内的信息采集员定期巡检,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拍照上传,进入处理流程。

  信息采集工作将外包给公司,采集员也由公司培训上岗。网络、媒体、市民也可积极参与,建立事前发现和快速反应体系。

  据介绍,数字化城管将设立一个专职机构,采取网格化管理,一期以鼓楼、台江辖区为试点,投入1700万元,年底前实现系统试运行;二期再投入1000万元,扩大到仓山、晋安、马尾及上街大学新区,2014年前完成。

  解决推诿扯皮弊端

  据了解,新的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将整合公安、水利、安监、环保、教育、供电等部门现有的监控系统,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网格化管理系统,近50个相关区和职能单位作为处置的责任主体,纳入数字城管考核评价体系。

  内河河面垃圾谁来监管?道路建成未移交市政,逢雨就涝谁负责……在复杂的城市管理体系中,总存在一些监管不到的盲点。建设“数字化城管”,就是为了解决这些职能交叉、职责不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弊端。

  工作人员举例说,各处小公园都设置了健身器材,器材损坏后,却没有相关部门来处理。针对这种情况,数字化城管系统将逐一明确主管单位,难以确定时,就将其归类为“代整治”,由管理系统终端指派处理单位,产生的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分摊。

  完成12个社区部件普查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2005年,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北京东城区的模式,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全国的省会城市中,已经建设的24个,待建设的6个。

  今年3月12日,《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工作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迈出了福州城市管理走向数字化的一大步。目前,领导小组正着手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全面开展部件、事件数据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12个社区的部件普查,正在进行招投标的前期工作。”工作人员表示。

  新闻链接

  部件、事件

  住建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了“七大类部件”和“六大类事件”,涵盖建设、市政、国土、规划、房产、环保、园林、市容、环卫、环保、治安、交通等领域,并将古城古迹及防汛抗灾纳入管理范围。

  七大类部件: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他有关设施、扩展部件。

  六大类事件: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扩展事件。(朱榕)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