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自制飞船“搜救态势系统”日趋成熟

这套由我国测绘科研人员历时8年自行研制的飞船“搜救态势系统”,经过艰难攻关和多次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并在神舟九号飞船回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增强了搜救工作的实效性。

  9日上午,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搜救人员运用“搜救态势系统”迅速确定了返回舱方位,分成陆、空两路抵达着陆点展开回收工作。

  这套由我国测绘科研人员历时8年自行研制的飞船“搜救态势系统”,经过艰难攻关和多次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并在神舟九号飞船回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增强了搜救工作的实效性。

  飞船“搜救态势系统”是着陆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在着陆场的地理环境显示背景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将飞船返回舱和各搜救载体的位置、状态和信息进行直观标识,提高了搜救行动的效率。这一系统还可以接收飞船返回舱在着陆过程中发回来的落点预报数据,以及各搜救车辆、设备的北斗定位信息,具有机降路径分析和预警等辅助决策功能。

  “飞船搜救态势系统”课题组组长、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陈刚介绍说,系统从2003年开始研制,2005年首次在神舟五号飞船的回收中得到应用,随后又在历次神舟飞船回收搜救任务中不断升级,更加适应主着陆场的低温天气和飞船夜间回收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季节和时间飞船搜救工作要求。(黎云)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