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透视开发者的生存状态

提起开发者,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高新技术、高薪收入,而在人才市场,技术人员也一向属于稀缺资源,可谓“一才难求”。近期,《第一财经日报》公布的全美职业报告最佳工作前十位中,软件工程师赫然在列。这样一个人人艳羡的职位,在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状况又是如何呢?

   提起开发者,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高新技术、高薪收入,而在人才市场,技术人员也一向属于稀缺资源,可谓“一才难求”。近期,《第一财经日报》公布的全美职业报告最佳工作前十位中,软件工程师赫然在列。这样一个人人艳羡的职位,在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状况又是如何呢?

  如今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不似几年前,几乎无人知晓的状态,自2005年Google地球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虽然人们还未有明确的概念,但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地理信息,而近些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更是将位置服务之类地理信息相关应用带给大众,地理信息产业不再是专业市场的代言词,地理信息与互联网、IT越来越契合。目前,地理信息产业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既然是高新技术,那么技术研发自然是产业核心,而技术人员的生存状态也可以看成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3S企业研发投入巨大 开发者占较大比重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有10家企业先后上市,而且还有多家正在筹备,地理信息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在公众的视野中出现,这有利于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而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中,不但可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从中也可以看到产业的成长。

  地理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着明确的要求,而企业认定中很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企业的研发费用。由3S智库整理的9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研发情况来看,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还是比较舍得投入资金的,大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在10%以上,并且从大趋势上看,研发费用基本是逐年增长,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队伍的扩增以及开发者们薪资的提升。

  研发人员在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销售人员,从9家上市企业年报中所披露的研发人员数量可以看到,其中有5家研发人员比重超过50%,而比重最大的甚至达71.54%。

  巨大的资金投入,庞大的研发队伍,虽然开发者的地位似乎被提升得很高、很重要,但是开发者的薪资究竟如何呢?

  开发者薪资相对较高 但幸福感并不强

  针对2011年开发者薪资情况,3S智库曾做过调查,按月薪大小将收入划分为四类,低收入(小于3000元)、中等收入(3001-6000元)、中高收入(6001-10000元)、高收入(大于10000元)。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不管是项目研发还是软件研发,薪资都较其他岗位要高一些,高收入人群明显多些,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开发者中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人群所占比重相当,均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而高收入人群总数约占18.18%。可见总的来说,地理信息产业开发者的收入情况不错。虽然如此,但是从调查中也发现,绝大多数开发者对目前的薪资并不非常满意,有近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收入处于较低水平,而有一半人认为其收入仅处于中等水平,足见开发者们幸福感并不强。

  各地开发者薪资水平不均衡 北上广列前三甲

  研发人员属于高新技术人才,处于行业的核心地位,因此其薪资在行业内相对较高也是理所当然。地理信息产业由于行业聚集特性,企业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导致人才聚集,所以在北上广等地,地理信息的开发人员众多。3S智库数据显示目前研发工程师的职位薪资,上海居首位,为7955元/月,其次为北京和广州,分别是7897元/月和6519元/月,而其他二三线城市与北上广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差距薪资基本在1000元/月左右。

  开发者薪资与工龄近成正比 三年是分水岭

  一般情况下薪资与工龄近呈正比关系,工作年限越长,薪资一般会相应的越高。然而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一旦工作年限超过3年的,薪资的涨幅就开始不是特别明显。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作为研发工程师来说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资讯,在这方面即使是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也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因此一直写代码并不是理想的出路,很多程序员人会通过晋升为项目经理,进一步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并且在薪资上也会有明显的提升。而对于开发者来说,一般1-3年会有少部分比较优秀的、并且拥有合适机遇的开发人员会获得升迁的机会,工作经历超过3年之后,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跳槽主要因薪资 频率最好不超过四次

  被问及跳槽原因,59%的开发者表示与薪资有一定关系,说明薪资是否合理是开发人员跳槽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由于跳槽会在薪资方面或多或少获得些提升,所以薪资的增幅也成为人才选择跳槽的另一主要原因。但是开发者跳槽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一般超过4次,薪资的提升空间就不算很大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合理设置薪资水平,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

  本科生是行业主力军 高学历薪资优势较明显

  随着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GIS相关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在很多企业中看到科班出身的地理信息的新生力量,他们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学历越高的工程师掌握的技术可能越多越精,他们在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调查,本科生仍然是开发队伍的主力,而硕士数量也是逐渐增长。学历越高,开发者的平均薪资便越高,说明高学历还是占有一定优势。

  从3S智库数据分析来看,不同学历的研发工程师薪资差距比较大,“专科及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平均月薪为6111元;“本科”学历的研发人员月薪为6260元;“硕士”学历的月薪为7861元,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则达8750元。

  外资企业薪资水平最高 工作强度较大

  不同企业性质的开发者在薪资方面还是有着较大区别。作为地理信息产业主要雇主,私营企业占绝大多数,跟其他几个性质的单位相比,私营企业的薪资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而外企、合资公司薪资及国企相对最高,工作强度也较大,至于事业单位,工作强度稍小,在薪资待遇上也比私营企业还要略逊一筹。

  开发者们加班现象严重 加班补偿差强人意

  我们通过调查得知,有一半以上的开发者表示在工作中需要经常加班,说明地理信息行业研发的工作强度还是稍微有点大。但加班的补偿措施大部分是调休,只有22.9%的人表示会有加班费,这些补偿措施往往不能令开发人员非常满意,普遍认为与所付出的实际劳动不相符。

  现在,车联网、位置服务给地理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而产业内公司也蠢蠢欲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这不可避免会带来新的研发投入,以及新鲜血液的注入,研发人才也成为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发者虽然薪资水平较高,但满意度并不高,并且地域差异化明显,一线城市收入较高,同时却面临高消费等困扰;开发者们可以通过提升学历、不断积累经验等方式提高薪资水平,除此之外跳槽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导致开发者圈子人才流动较快,这对企业来说不是个好现象,应尽量想办法留住人才;开发者们工作相对辛苦,却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手段进行补偿。虽然通过开发者生存状态的探究,可以看到企业还存在种种弊端需要改善,但可喜的是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并且随着互联网等企业介入地理信息产业从而促进其发展,相信未来地理信息产业的开发者们的生存状态会逐步得到改善。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