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高管6月中旬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演示了苹果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OS6,同时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这使苹果与谷歌在地图服务上的关系从合作转为竞争。
由苹果、谷歌和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第三方本地应用,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格局的特点。这其中最主要的竞争在苹果iOS系统与谷歌的安卓系统之间展开,双方一直在为争夺更多应用开发者的支持而角力。iOS6操作系统放弃谷歌地图发出了一个信号:苹果开始向外线出击,在巩固平台优势的同时重返应用领域。
在PC时代苹果处于弱势时,苹果曾从封闭模式向相对开放模式作出调整:从早期平台与应用主要由自身开发转向有限开放平台和开发工具,鼓励第三方开发。苹果商店模式吸引了四、五十万开发者,促成了互联网本地应用的繁荣。苹果由此扭转了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如果把平台看作裁判员,应用看作运动员的话,苹果曾经的策略相当于从裁判兼运动员,到二者分离的方向调整。因此,当时苹果与谷歌虽在平台上竞争,但在应用上是合作的,与应用开发者的关系也较为融洽。
随着苹果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的走红,苹果在逐步赢得市场后,开始向反方向调整,出现向封闭系统回收的迹象。总体看来,其策略是在操作系统中大举增加应用和应用性功能,也就是裁判员重新下场当运动员。
一直以来,苹果与谷歌的竞争主要在平台领域,谷歌的地图应用并不属于竞争范围。现在,随着苹果的策略从平台扩张到应用服务,苹果与谷歌将在应用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将加剧双方利用平台分割用户的局面。
苹果历史上有一个规律,走弱时向开放的方向调整,走强时向封闭发展。由此看来,苹果此次调整并非偶然。半年前,美国舆论已开始探讨苹果重回封闭的可能。有观点认为,苹果的成功意味着封闭的商业模式将战胜开放的技术。正如美国著名IT杂志《连线》刊载的一篇文章所说:“在长途跋涉之后,我们可能又回到了原点”。这预示着由技术引发的开放,最终会被商业力量拉回封闭。
然而,从产业全局来看,互联网的开放是潮流所向,不会因某家企业的想法而改变。在苹果表面的强势背后,也潜伏着危机。当年PC操作系统一家独大时,微软向应用四面出击,尚力不从心。现在移动操作系统至少有三家企业同时竞争,苹果此时到以前的合作者树上摘果子,短期收入所得未必能抵过削弱生态联盟造成的长期损失。更重要的是,随着HTML5的兴起,互联网会进一步开放,相对封闭的本地应用有可能被更为开放的网页应用所取代。苹果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把几十万本地应用开发者赶向网页应用开发方向,进而加速网页平台的崛起。而苹果一旦在这方面犯错,最大的获益者将是脸谱和百度。因为脸谱目前就正在这个方向上,等着当“黄雀”。百度也正在针对苹果模式弱点,以云开放平台吸引网页应用开发者。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