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纪明汝: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基于地理信息之后,具体的应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模式分析、可视化,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回顾,对周边的范围影响进行分析,比如说我们出行的时候要查找最近的一家酒店,我们可能查到很多酒店,每个酒店的价格如何?服务水平如何?这是我们关心的,只有基于地理信息的基础

   3sNews讯 为期两天的2012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简称:WGD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新技术、新模式、新商业”为主题,是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性盛会,其宗旨是不断引领和促进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在第二天分论坛三: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分会场,鹰图公司SG&I部门行业解决方案高级顾问纪明汝先生发表了题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演讲。

泰伯网
鹰图公司SG&I部门行业解决方案高级顾问纪明汝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刚刚接到云计算和智慧城市这个议题的时候感觉很有挑战,因为目前我们所听说最热的几个论题云计算、智慧城市、物联网,但这几个论题对我个人来讲,接触信息行业这么久,这几个论题像云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听了上面两位前辈所做的介绍之后我有大概的认识,只有这样的务实应用才能推动智慧城市、云计算这样一个美好愿景的方向去努力。

  根据智慧城市的基本定义,结合鹰图在智慧城市建设具体一些业务的应用向大家做个基本的介绍,我的议题是《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当前,城市发展的发展,在中国面临几个重要的问题,相信大家也能切身体会的到。首先就是环境问题,我们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这些关系到我们实际的生活,还有就是交通,北京的交通状况全世界都已经闻名了。再就是基于城市的管理,市民能感受到,政府也能感受的到,经常跟一些政府领导沟通的时候,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就是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他们有有限的权利,但是有无限的责任,所有问题都会推到政府头上。

  因此,对智慧城市我总结出它的三个应用对象:首先是政府,政府在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下,需要建设、推动一个安全、智慧的城市,提高生活指向,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交通水平、居住水平都有个很好的愿望。但我们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有几个人在坐公交、在坐地铁、在开车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在座有很多企业家,对企业来讲,他们也苦于怎么在政府之间获得资源、获得支持,奔波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各个流程。因此,智慧城市需要提供一个平台,推动产业的发展,增强传统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智慧城市需要有四个方面的愿景:可持续性的城市、包容性城市、生产力城市、良治城市,

  下面,是对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定义。目前比较务实的定义就是基于物联网、传感、感知我们的世界,基于互联网、网络,将信息传递到各个部门当中,对数字城市的信息进行展现,向各个应用部门反馈这些信息。因此,智慧城市是这座城市的大脑,获取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管理,它是一个政府城市运作、管理和服务的平台,提高政府的信息利用水平和政策制定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

  我们通过跟全国各大城市的接触,他们也比较头疼,智慧城市究竟该怎么落地?前两天跟沈阳市领导探讨的时候,他们也探讨沈阳要在“十二五”打造智慧城市,但是他们内部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他们不会提出智慧城市这样大的概念乃至议题,为什么呢?他们讲了个最根本的原因,北京从2011年开始,数字北京的建设花了十年时间,2011年认为数字北京基本完毕,然后开始探讨智慧城市的打造。而沈阳连数字城市没达到,怎么达到智慧?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包括电力、水源、基础设施建设、安防,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提供这样一个通用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在日常运行当中满足各个管理和服务的应用。这是它的意义:1、提高政府运作效率。2、实施城市管理,感觉感知进行管理,同时对感知的信息进行控制。3、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涉及到公安、民政、消防、气象不同部门的协同处置。4、整合公共服务,向市民、向企业,搭建这样的平台向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体系,不需要奔波于各个不同部门之间。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什么要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首先,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传统的二元世界,对所有的信息,出行、交通路线、交通信号灯,能源管线,都是有位置信息的。如果单纯看位置的话大家无法理解,只有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我们才可以将道路交通网进行区域规划,才可以进行作用运用的基础进行分析。

  基于地理信息之后,具体的应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模式分析、可视化,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回顾,对周边的范围影响进行分析,比如说我们出行的时候要查找最近的一家酒店,我们可能查到很多酒店,每个酒店的价格如何?服务水平如何?这是我们关心的,只有基于地理信息的基础,才可以做这些基本的分析和应用。

  而对于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这样一个决策运行和管理机构来讲,刚才李博士和周总已经做了基本的介绍。首先,有各种感知层、各种设备,摄象头、芯片、传感器,包括经认证的RFID,通过感知知道我们的位置信息,然后传输到各个方面实现具体的智慧应用,涉及到智慧城市的医疗、社区、交通,等等。

  但是,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实际上是有技术难度的,我们经常说讲起来比做起来容易,我们该如何做?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整合有3大问题:

  1、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如何采集、获取、更新、维护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城市建设非常快,这些信息怎么进行动态的维护?这是个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发展的太快,往往我们的信息技术是无法跟上这样发展的脚步的。举个例子,八达岭高速G6,新开了一条路叫G7,我想最近你的导航系统里是没有这条路的信息的。

  2、海量传感器和系统的整合。如何集成不同标准、不同厂家、不同应用的传感设备和系统。

  3、如何对动态事件进行管理?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事件是动态的过程,比如说交通、气象、灾害预警,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都会产生相应的信息,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决策。

  下面讲的是,Intergraph设备、传感器、系统整合。能够智能整合设备、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提供可视化配置平台,能够集成设备并且对集成策略进行管理。不受设备、系统、应用和网络的品牌和协议的约束,支持复杂的监控、控制和自动操作,满足不同企业机能的需求。这是我们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跟思科合作,完成的一个世博会区域基于地理信息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运用,整合了环保、交通和公安系统,一旦世博会发生突发事件,可以进行动态的感知和及时的响应。

  最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鹰图在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中的应用和案例。

  首先,公共安全与安保。我们知道,对突发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灾难,这是针对地质灾害的一个实时监控、响应、处置的具体案例应用,成都在08年汶川地震之后,整个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变化,龙门山区地质构造非常分散,有大量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成都市政府有个基本需求,要对这些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感知,尤其有些地方发生泥石流的位置,附近有没有村庄?如果有人员伤亡的时候我该派遣哪些部门及时赶往事发现场进行布控,对人员进行疏散?对于这样的需求我们进行具体的管理应用,部署相应的传感器,将传感器信息技术整合和智能判断。基于这个地理信息平台,与各业务单位部门进行联合应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相应部门会收到这个事件信息,同时将信息共享到其它的城市部门,按照应急响应、处置和信息共享。

  在城市当中我们如何实现事故灾难的处置呢?比如说在市中心发生了液化气爆炸,我们会对这个位置信息进行定位,交通部门就会根据这个信息进行交通管制,同时对有害气体的传感器可以判断有害气体的涉及范围,同时将现场的视频信息、道路信息分发、共享给这些具体的处置单位。

  同时,可以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将事件进行智能统计分析,分析出高危险区域,或者高犯罪区域,便于我们作出决策。

  另外是智能电网,从感知到传输到具体的监控和响应,将我们的电网运行配送到具体用户,包括传感器进行信号收集,传输到智能电网运营管理中心中去,对故障影响的范围进行分析计算,对于故障派遣相应的队伍及时进行处置。

  这是澳门电力所做的具体应用,对于整个澳门地区,所有的用户终端一旦发生爆炸或者短路的情况,在我们的监控周期内,就会对每个设备进行位置定位,同时对该事故影响的每条线路,影响的户数,进行实时的动态分析,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实时监控人员,监控人员就会派遣具体的救援车辆,对社区进行及时抢修,与受影响住户进行沟通。实时的抢修人员和现场人员,会用手持PDA对故障进行报修,与响应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进行实时交互。

  交通运输方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该怎么对事故现场进行实时感知,是否有人员受伤、是否有车辆着火,着火的物质是什么?是派什么样的救援车辆?这样的信息至关重要。一旦发生大型的交通事故,各交通部门、急救部门、市政管理部门,该如何进行协同响应和操作?以及作出有效的决策和应对。

  这是我介绍的基本内容,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武卫东:感知Telematics服务的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