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图战”正在亚洲升温 引发名称之争

21世纪被认为是属于亚洲,因此“地图战”难免会集中在亚洲。随着陆地划界基本确定,各国对海洋时代的地图越来越重视。

  你知道“阿拉伯湾”吗?事实上,在大多数国家的地图上,其标注名称是“波斯湾”。伊朗外交部日前就这一问题威胁对谷歌地图采取“行动”。在亚洲的东部,韩国国土海洋部23日表示将展示各种古地图原本,为韩国“东海”(日本称“日本海”)正名。“俄罗斯之声”称,“这样的地图战在亚洲许多地方都正在进行”。事实上,由于地图在确定领土主权、开发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各种“地图战”曾在世界多国发生。伦敦大学的国际海洋公约研究学者达德·史密斯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一轮轮“地图战”都是伴随世界资源的争夺而来的。21世纪被认为是属于亚洲,因此“地图战”难免会集中在亚洲。随着陆地划界基本确定,各国对海洋时代的地图越来越重视。

  亚洲展开“地图上的战争”

  对于一些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来说,在自己的地图上用什么名称是最大的烦恼。路透社称,伊朗17日再次对谷歌发出威胁,要对其采取行动,因为后者在谷歌地图上弃用“波斯湾”,令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这片海域没有标记任何名称。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称,“谷歌无耻地弃用波斯湾名称,是针对伊朗软性战争的煽动性行为。”该发言人还说,“在政治议题上利用现代技术,是敌人针对伊朗采取的动作之一。在这方面,谷歌一直是被利用的对象。”2010年,伊朗曾威胁多国航空公司,如果它们使用“阿拉伯湾”而非波斯湾,将被禁止通过伊朗领空。

  韩国近来也拿出“地图武器”,以便将日本海正名为“东海”。韩国国土海洋部23日表示,将在国土地理情报院地图博物馆举办“东海、独岛古地图展”,公开展示标记为“韩国海”和“独岛”的49张东西方古地图原本。韩国称,英国、法国绘制的多种地图原本,以及日本政府当年所绘制的世界地图显示,从1929年朝鲜半岛受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直到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初版单独标记日本海之前,日本都标记“朝鲜海”。韩国国土海洋部负责人称,虽然IHO大会日前未能就“东海”标记问题达成一致,但为了对外宣传韩国的正名主张“事出有据”,有必要对这些地图进行公开展示。

  “并非谁标注在自己地图上的地名都能得到国际的承认”。《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日本曾向联合国提交一份用日文名字标注钓鱼岛的航海图,还对钓鱼岛周边的一些无人小岛进行了命名,以强化这些岛屿位于其专属经济区内的主张,但当时中国向联合国提出了抗议,联合国并未承认这份航海图。

  “亚洲正进行着地图战。”“俄罗斯之声”写道,“地图战”对所有在本地区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彰显捍卫国家利益决心的方法以及向其对手进行政治施压的手段。德国新闻电视台称,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预计在2012年都将发布新编制的海疆地图,它们希望借此强化“国家版图意识”。报道认为,这种地图上的“战争”也有好处,实际上是把“热战”的可能转化成了“冷战”。

  地图表明历史延续性

  现代地图绘制是在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后。1569年,欧洲人墨卡托以“墨卡托投影法”为基础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这也是地图绘制革命的开始。在欧洲殖民者看来,地图不仅是确定国家、城市和河流的位置,它还是掌握世界政治权力的途径。在地图上如何标注一个地方,也成为“大是大非”问题,在历史上甚至引发过多场战争。

  在英国或美欧许多国家,官方地图对阿根廷以东海面的一片群岛标注的名称是“福克兰群岛”,而在拉美国家地图上,那里都只有“马尔维纳斯群岛”。即使在欧洲,“地图战”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地图上就标注为“拉芒什海峡”,而海峡最窄处“多佛尔海峡”,法国地图上则标注为“加来海峡”。在历史上,英法恩怨重重,这种不同名称是“地图战”的一部分,虽然如今这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海各表”,大家相安无事。

  一名中国海洋法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图对于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确认非常重要。地图在领土争端中到底可以起多大作用取决于地图本身的价值。最具有价值的是各国官方出版的地图。涉及到边界问题时,与边界条约有关的地图最具价值。这两种地图在确定领土主权时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他说,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地图也具有延续性。比如,菲律宾在2011年出版的官方地图还把黄岩岛标注在其领土范围之外。即使它如今宣布给黄岩岛改名,它出版的地图也可以证明该岛不是它的领土。

  伦敦大学国际海洋公约研究学者达德·史密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人类自古以来绘制过不同的地图,尤其是近代以来,各国制图的范围从陆地扩展到海洋深处,比如美国编绘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详细的洋底图。这些地图其实都是为了开发利用海洋,寻找各地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史密斯说,各国都会坚持对自己有利的地图标注,在国际社会上,这一直都是一个众说纷纭、常常产生矛盾的话题。

  一个括号也表明态度

  随着各国对海上领土主权争夺越来越激烈,争取国际上的支持成了一些国家外交部门的重任。地图标注的名称也成了一个争夺点,因为一个国家地图上把某地标注什么名称,甚至哪一个名称放在括号里,都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特别是对有主权争端的地点,地图印制国用什么名称表明究竟是支持哪一国的主张。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国家开始用各种“宣传和政治手段”进行施压,比如由于“谷歌地图”在全球的流行,一些国家用收买等手段让其只显示对己有利的标注名称。

  有海洋专家称,国际上的地图和地名组织一般都会强调,地图的标注不认可或支持某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主张,一般地名只是按习惯而来的。国际组织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政治化,表明它选取的名称不代表任何含义,但实际上仍不可避免会反映对某一块海域或土地的认知。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用各种手段来游说国际组织,企图通过国际组织的标注来强化自己的主张。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一直是一个国际权威性的水域界限划分组织。4月26日,IHO在摩纳哥举行全体会议,集中讨论韩国要求将“日本海”同时标注为“东海”的问题。在日本的游说下,大会还是维持“日本海”这个称呼。

  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执政时期曾对外宣布设立“国际标记和名称大使”,专门负责纠正国际组织、各国地图和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与韩国地名、名称及历史标记不符的错误。该大使受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直接管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地图纠错大使”。李明博上台后,该大使职能被并入其他部门。韩国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重视地图标注,地图上的不同标注也表明韩国不同时期的态度。十多年前,韩国还将其西部海域按照国际标注称作黄海,韩国还有黄海自由经济贸易区,但是现在韩国媒体几乎不再提黄海,全部是“西海”。韩国地图中将黄海标记为“西海”的也越来越多。

  韩国在地图方面下的工夫没有白费。据韩国媒体报道,10年前60余个国家使用的392个版本的世界地图中,有97.2%的地图单独标记“日本海”。随着韩国不断发声,并进行国际宣传,目前各国在国际地图中将“东海”和“日本海”并记已经占到28.1%。

  地图能改,历史改不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刘楠来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通常要通过地图表现出来,表明其管辖范围。给一国的领土包括岛屿进行命名,划定位置,都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行为。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用地图表现领土范围。但是一个国家单方面的命名对其他国家没有约束力。比如,越南要把南海改名为“东海”,菲律宾要把它改名为“西菲律宾海”。国际上很多海域的命名是历史上形成的,国际社会认可的地图也是这么标注的,并不会因为某些国家修改的命名就表明该海域是这些国家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朱志群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菲律宾为了宣示主权,特意把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曾口头上表示支持。但实际上,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一直把这里标注为“南中国海”。菲律宾这样的小国试图单方面更改地图标注并没有意义,毕竟这是约定俗成、由来已久的名称,已经沿用了上百年,不会轻易改变。

  日本研究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自由学者仲村澄世称,看每个国家绘制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国家都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每个国家都以自己为重。在领土、领海等的主权上,也都以自己的主张为重。不过,政治上、国民心理上的“以自己为重”,并不能代替从历史、地理、国际公约等各方面得出的客观结论。也就是说,一块土地或者一个小岛的归属,是完全可以从历史考证来确定的。另一方面,这也可以看出现在各国对海洋主权范围空前重视,国土面积是固定的,但是海洋范围的扩充可以有极大的空间,不仅是资源勘探范围的扩充,更是一个国家活动范围的扩大。各国现在都很重视海洋专属经济水域的扩大,也就引来更多的海洋冲突。这让以往那些不被重视的水域、海岛或者归属不明的地方,都容易成为导火索。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