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建(右二)与技术人员一道分析“8.13”特大山洪泥石流重灾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料
自198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成都做一个普通测绘队员算起,谭明建从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一名实习生、检查员,逐步成长为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24年风雨测绘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中间有多少动人的故事?
刚性的数字铸就测绘质检的钢尺
1989年,谭明建参加了测绘产品计数抽样检验理论研究和起草《大地测量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实施细则》的工作。他刻苦钻研,终有突破,研究成果应用到了航测和制图监督抽检细则制定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局于1991年将抽检细则发布实施。初出茅庐就首战告捷,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干劲。
谭明建喜欢琢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测绘产品检验规则的评分标准。通过反复摸索研究,他建立起一系列概率、统计的模型,可将检验准确率提高到90%。1995年,他参与制定的第一个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测绘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由国家局发布,该项目荣获国家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他起草的《四川省房屋面积计量规则》由四川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主持修订的《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规定》由国家局于2009年发布实施。他先后参与修订或起草的重要标准、规则、论文不下20余项,还多年担任测绘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审定工作委员会评审组组长,带队参与全国性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刚性数字铸就了质检的钢尺,也铸就了他刚正的性格。
2005年,谭明建受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对该区某市综合楼建筑面积进行仲裁检验。此房产纠纷案比较复杂,谭明建在检验过程受到种种压力,开发商电话打到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局甚至建设部,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但谭明建牢把手中质量钢尺,坚决维护质量标准和质量安全毫不含糊,协助法院顺利判决。从主持四川省房产质量检查到全国房产测绘质量检测,查处的纠纷很多,谭明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质量检查数据铁证如山,怕什么”!
“铁石心肠”激发无私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下午,时任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的谭明建正在主持会议,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大楼剧烈摇晃,街上乱作一团,成都交通瘫痪、通讯中断。谭明建不为所动,坚守工作岗位。局领导得知谭明建老家在都江堰,关切地问:“都江堰会不会遭灾?”谭明建轻描淡写地回答:“会受波及,但人应该没事。”他坚守岗位,直到傍晚检查完办公区域的煤气水电等设施,一一确认安全后,才去学校看望孩子,随后驱车前往都江堰看父母,途中得知母亲遇难了!
那一刻,谭明建心中发生了一场更大的地震。他到家已近子夜时分,母亲的遗体躺在家里,他却连悲痛的时间都没有。在这满目疮痍遍野哀鸿的时刻,救灾是压到一切的任务。他拉起伤员就赶往四川省医院,安顿好伤员后,又赶紧去买食品、水等物资送到灾区,一个通宵没睡觉。第二天,他又从成都运了一批救援物资到都江堰。14日,草草埋葬了母亲,他就投入救灾工作中。他和在四川省医院上班的妻子城里城外配合,每天来回奔波于成都、都江堰之间,营救伤员、分发食品和药品。
2009年1月,谭明建到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持工作。正是灾后重建如火如荼的岁月,他带领干部职工全力投入到测绘保障工作中去。中心承担起数据库建设、辅助决策专用系统建设,包括《遨游天府》的维护更新等任务,为全省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以满足交通、规划、应急、医疗、军队各方面需要。
说到《遨游天府》,谭明建兴趣颇高地说,这是中心的看家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遨游天府》被搬到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在决策指挥、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为满足更高要求,2009年谭明建组织对该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升级完善。升级后的《遨游天府》系统处理数据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能够更好地对数据影像进行集成和叠加。2010年8月13日,四川绵竹清平乡等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这套系统在指挥救灾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科技创新这一事业腾飞的铁律
谭明建始终秉承一个坚定的信念——科技创新。他说:“科技创新,不管再困难,事情再多,都要坚持下去,这是最初的档案管理室不断转型发展为现在的地理信息中心的关键因素。”在管理上,谭明建坚持公平民主,提倡“以制度管人,以机制理事”,提高执行力;用人上“以德为先,德能兼顾 ”。他主持对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全面的办公自动化、档案信息化、成果管理信息化。
几年来,谭明建带领职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测绘成果应用服务。研发完善了制图数据与GIS数据一体化建库软件iMap、基于PDA的数字调绘系统、天地图·四川、四川省灾情监测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中,与兄弟单位合作研发的iMap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普遍推广。同时,他致力于扩大成果社会化应用,3年多来,中心为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出台、成渝经济区规划、天府新区的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了大量重要测绘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的测绘成果分发服务模式向多样化、多尺度、多方式的测绘服务模式的历史性跨越,闯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路子。3年来,中心测绘服务总值增长了约70%,职工收入也稳步提高。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在地信中心,加班太平常不过了,很多职工都有这样感受:熬了不知多少通宵,打了不知多少硬仗,啃了不知多少硬骨头。但是,提起谭明建,中心的职工们服。一个铁汉子,带出了一支铁的队伍。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