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卫星究竟价值几何?

   投资要点

  我们估计十一五公司小卫星订单六十颗/120亿,销售释放节奏为5、8、13、16、18颗当量,对应10、16、26、32、36亿,高于市场预期。

  倚天重地,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业务进展超预期。卫星应用是集团五大民品之首,十一五规划从目前三亿左右的销售扩张十倍以上。目前,集团初步完成了对西安北京相关研究院所整合,成立航天恒星股份公司,科研人员规模超过700,呈现爆发式扩张速度。

  公司定位大幅提升,资产整合、业绩释放在即。公司董事、管理层变动基本完成,渡过磨合期后,东方红卫星作为五院小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唯一资本市场运作平台的定位将完全落实。

  建议“买入”。即便不考虑资产注入,我们预计十一五期末现有业务可望突破2元的EPS(显著调高)。公司小卫星业务订单确定、行业垄断、高技术、高成长,行业滚动发展能力强(小卫星三年左右的更新周期),我们认为公司在稳定增长阶段也可享受25-30倍的PE估值水平。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即便不考虑资产注入,我们预计十一五期末现有业务可望突破2元的EPS(显著调高)。公司小卫星业务订单确定、行业垄断、高技术、高成长,行业滚动发展能力强(小卫星三年左右的更新周期),我们认为公司在稳定增长阶段也可享受25-30倍的PE估值水平。调高投资评级至“买入”。

  关键假设点

    我们估计十一五公司小卫星订单六十颗/120亿,销售释放节奏为5、8、13、16、18颗当量,对应10、16、26、32、36亿。小卫星业务毛利率18%。

  旅游资产06年底前后置换出去。暂未考虑资产注入。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我们估计十一五公司小卫星订单六十颗/120亿,比市场预期高20-30%。

  卫星应用业务:上市公司该项业务规模还很小,但是集团卫星应用系统部目前业务框架基本搭建完毕,人员快速配置,预计今年实现3.1亿元销售。

  公司整合在即,预计快于市场预期。公司董事、高管调整基本完成,集团分管卫星应用的副院长出任上市公司总裁,预计年底前后卫星应用平台搭建完毕。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年底前后公司新一轮整合将要推出,市场对公司的了解进一步上升。

  季报、年报确认的收入加快,业绩释放。

  小卫星成功发射,预计年底前三颗卫星发射。

  核心假设风险

    卫星收入确认数量、定价变动是公司赢利最敏感的指标,若低于我们预期则业绩预测也将相应调低。

    1.朝阳产业,中国航天十一五爆发增长

    全球范围看,航天产业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卫星工业是重要分支,2005年全球卫星工业收入888亿美元,增长7%,其中对终端的客户服务是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目前占行业收入的60%左右,尤其是电视、通讯、图文服务增长快。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349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602404.gif" width=532 border=undefined>

    200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产业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航天产业的核心企业集团,主力研究院为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分别负责箭、星、船的研发制造。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267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630248.gif" width=550 border=undefined>

    中国航天产业十一五将爆发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中国累计制造发射卫星约70颗,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发射100颗卫星,是十五的四倍。

  总体上看,中国的卫星产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发展潜力大。1、政府采购推动行业增长。目前,卫星主要应用领域报包括通讯、导航、科学实验、对地观测等几个主要领域,十一五需求快速增长。以卫星定位系统为例,美国的GPS系统有24颗卫星在轨运行,欧洲计划发展伽利略计划实现自主的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计划目标是实现中国自主的卫星定位系统,目前仅有三颗卫星在轨运行。2、另外,2005年中国实现整星出口的突破,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巨大,中国航天产品物美价廉,行业前景看好。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703151.gif" border=undefined>

    横向比较而言,航天产业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航天产业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现,在全球市场地位不断上升,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航天产业在通讯、导航定位、对地观测、空间探测等重大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259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731679.gif" width=506 border=undefined>

    2.公司定位小卫星制造、卫星应用两大主业

    1、公司定位清晰。根据规划,中国卫星定位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小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的平台,也是集团资本运作的唯一平台。目前看,通过股改,中国卫星已经持有东方红卫星100%股权,小卫星制造的平台建成。根据股改承诺,公司将整合集团卫星应用业务,通过适当方式实现卫星应用业务进入上市公司,实现第二个平台的搭建。

  对于旅游类资产,有望退出上市公司。公司股改承诺,大股东协助处置旅游类资产。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height=449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807555.gif" width=536 border=undefined>

    2、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卫星的关注重点:目前阶段为小卫星的制造,中长期看卫星应用业务是亮点。鉴于航天五院承诺,将中国卫星定位为集团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目前,卫星应用业务主体仍然在集团中,本次报告分析重点在于小卫星制造业务。我们将持续推出报告跟踪资产整合的进度、力度,重点预测卫星应用业务的扩张速度。

  3、报告中我们预期旅游类资产今年年底处置,对06、07年业绩产生小幅影响。航天量子数码的亏损,集团表示承担其亏损,公司也将采取措施处置,因此不作为我们的研究重点。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911666.gif" border=undefined>

    3.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核心竞争力强

    中国卫星(拟更名为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来源于中国航天五院的优质资产,是中国航天产业的缩影,主要科研人员位于北京航天城,拥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内唯一,实力突出。

  航天科技集团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人才队伍战斗力强。航天人可以集中概括为“思想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技术精湛”,“十五”末完成新老交替,目前45岁及以下领导干部占47%,型号两总45岁以下的近64%。

  航天五院是科技最具实力的研究院,神舟飞船是其实力的集中体现。五院主业“外层空间技术开发,卫星、飞船及其他航天器研制,空间技术成果推广,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卫星应用及空间技术二次开发应用”。据了解,五院文化氛围宽松,学术气氛浓,创新能力在集团中表现突出。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4939122.gif" border=undefined>

    4.小卫星业务将爆发增长

    经过股改,上市公司持有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100%股权,近期公司董事会进行调整,东方红卫星定位提升,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实现融合,从而上市公司真正实现实体化。

  东方红卫星投资价值显著:1、高技术壁垒,是国内唯一实现产业化的小卫星平台;2、高成长、更新快(三年),小卫星成本低、交付周期短,在科研、国防等领域用途广。3、轻资产、科研人员为主,主要从事设计、安装、调试,4、产能弹性较大,生产周期约一年,产品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目前在研星超过10颗。

    十一五小卫星爆发增长,超过市场预期。十一五中国计划发射100颗卫星(十五期间23颗),其中小卫星数量要占多数,是十五期间的十倍左右。我们估计十一五公司小卫星订单六十颗/120亿,销售释放节奏为5、8、13、16、18颗,对应10、16、26、32、36亿。预计,小卫星业务毛利率约18%。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5029644.gif" border=undefined>

    卫星价格差异较大,我们按平均价格2亿进行收入预测。卫星配置不同价格差异很大,高的可达8个亿,3亿以上的数量也很多,最低也在一亿左右。

  卫星制造周期较长,收入确认跳动较大,数量增长后将平缓。类似造船行业,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因此在卫星数量较少的年份,收入分布还不均匀,后面的节点确认收入相对较多。今年上半年仅确认两个多亿销售。

  我们预计卫星毛利率18%左右。1、我们估计随着批量的增长,卫星制造的规模优势将开始显现,毛利率将有上升。卫星配置不同、是否形成系列,对载荷的采购价格影响较大;2、随着批量增加,毛利率将有所平滑,跳动幅度下降。历史数据显示,收入接点导致毛利率跳动较大,发射、调试后完全确认销售销售收入。对于06年以后,我们认为批量增加后毛利率波动区间将收窄。05年没有发射,毛利率相对较低。

    十二五期间小卫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小卫星一般是指重量在1000公斤以内的卫星,相比较大卫星而言,研发周期短,价格相对较低,在科学探测、遥感遥测、海洋、环境监控等领域应用增长迅猛。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5106699.gif" border=undefined>

    5.倚天重地,卫星应用赶超小卫星业务

    根据大股东的定位,以及股改的承诺,中国卫星将成为五院卫星应用业务的平台,我们预计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大股东将实现其承诺,搭建完成卫星应用的平台。

  卫星应用业务是航天科技集团定位的五大民品之首,是十一五重点发展的领域。十一五期间,集团规划“加速卫星应用产业化进程,通过整合星、地资源扩大卫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科技集团计划到2010年,集团公司民用产业将培育3~5家年收入过50亿元的公司,我们认为卫星应用产业有望实现。

  “十一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民用产业的发展思路:是继续深化改革,理顺关系,科学管理,加快实现“由发展民品到发展民用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由计划经济的传统管理到市场经济规范化管理”的三个根本转变。将继续以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五大板块为核心,着力实现航天产业链延伸和核心技术拓展转化,并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主导民品,继续发展优势民品。

  航天恒星是航天五院卫星应用业务的平台,也是航天科技集团卫星应用产业的核心平台。五院规划,倚天重地,十一五规划从目前三亿左右的销售扩张十倍以上。目前,集团初步完成了对西安、北京相关研究院所整合,成立航天恒星股份公司,科研人员规模超过700(项比较而言,目前东方红卫星人数约200多人),呈现爆发式扩张速度。初步估计,十一五集团卫星应用扩张速度3、5、9、16、30亿元。我们在后续报告中将重点分析卫星应用业务。

    目前,上市公司也在培育卫星应用项目,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较快进展,中标了国家相关部委的专项基金,预计08年前后产业化加快。

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www.topcj.com/img/200608/23145210940.gif" border=undefined>

    6.管理层调整结束,资产整合、业绩释放在即

    公司定位大幅提升,新一轮的资产整合呼之欲出。公司董事、管理层变动基本完成,渡过磨合期后,东方红卫星作为集团小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唯一资本市场运作平台的地位将完全落实。

    我们认为,公司高管人员调整基本结束,一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定位的提升,更重要的位后续的产业整合奠定了基础。股改中五院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大,预计在后续的运作中还将得到体现。

    我们认为,五院对上市公司的定位体现了集团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也反映了五院进一步贯彻集团公司转变经营机制、实现民用产业作大作强的重要思路,卫星应用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最重要的民品项目,有望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实现培育出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的公司的目标。

  7.公司盈利将跳跃增长

    盈利预测主要假设:

  我们估计十一五公司小卫星订单六十颗/120亿,销售释放节奏为5、8、13、16、18颗,对应10、16、26、32、36亿。

  小卫星业务毛利率18%。小卫星平台09年开始适度收费(估计约2000万/年),与公司规模化后降低成本因素基本抵消。

  量子数码06年亏损由集团承担。旅游资产06年底前后置换出去,08年相关费用下降。暂未考虑资产注入。

    8.风险因素

    卫星收入确认数量、定价变动是公司赢利最敏感的指标,若低于我们预期则业绩预测也将相应调低。

  9.建议买入

    中国卫星是航天五院的核心资产,定位集团小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平台,将显著分享航天产业十一五爆发增长的机遇。

  后续五院注入卫星应用业务,天地一体化,将形成另一个爆发性增长的主业。

  即便不考虑资产注入,我们预计十一五期末现有业务可望突破2元的EPS(显著调高)。公司小卫星业务订单确定、行业垄断、高技术、高成长,行业滚动发展能力强(小卫星三年左右的更新周期),我们认为公司在稳定增长阶段也可享受25-30倍的PE估值水平。

  调高投资评级至“买入”。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