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湖北省借助81颗“钢钉子”收集卫星信号

所谓的“钢钉子”,其实是分布在全省的卫星跟踪基准站,用于收集空中转瞬即逝的卫星信号,实时传送回位于武汉光谷的总控制中心。

  81颗巨型“钢钉子”钻出地表,成为湖北省空间位置信息网络最敏感的触角,凭借这些触角,从天上到地下的空间位置信息就能“一网打尽”。记者13日从湖北省测绘局获悉,由湖北省测绘工程院负责筹建的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近期通过验收,并全面服务公众。

  “钢钉子”跟踪卫星

  所谓的“钢钉子”,其实是分布在全省的卫星跟踪基准站,用于收集空中转瞬即逝的卫星信号,实时传送回位于武汉光谷的总控制中心。

  这些基准站深入地下4米,露出地表3.5米,内置保温、防震、防雷装置和专业的GPS设备,可高度自动化完成各项信息采集工作。记者在该中心控制室看到,监控屏幕上81颗“钢钉子”连接成绿色网。点开其中一个基准站,可清楚看到站点上空飞行的卫星,有美国GPS卫星、俄罗斯GLONASS卫星,还有我国的北斗卫星,此时,所有卫星数据正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地面服务器。

  工作人员介绍,屏幕上有很多不断移动的绿色三角形,那是正在使用本系统进行测绘工作的用户,他们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各种测量工作。

  私家车自动驾驶不是梦

  用智能手机搜索位置查找路线,其导航定位功能十分便捷。专家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借助全新的导航定位服务,汽车也能实现自动驾驶。

  湖北省测绘工程院院长王波介绍,目前提供位置信息方面的产品还较欠缺,单纯利用GPS定位或移动通信基站进行辅助定位,定位精度低。该院已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着手研发高精度、易普及的导航定位产品。届时,借助强大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和相关导航定位产品,汽车完全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该系统还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方面。”王波表示,目前湖北省已经在国内率先初步集成气象、地震和测绘三大科技专网,去年的旱涝灾害、阳新地震等应急事件中,该系统已大显神威。(周治涛 肖巍巍)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