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伊犁发生6级地震灾害,地震共波及8个县市,造成14.8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453间、损坏房屋6.66万间,震区水利、交通、学校等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受损,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21万人,地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22亿元。
灾后重建,测绘先行。为了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有关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宗旨”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伊犁州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指示和《自治区测绘局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任务分解方案》,充分发挥测绘基础性、先行性作用,自治区测绘局临危受命,打破常规,排难而进,紧急调集队伍,决定在春节前开始伊犁地震灾后重建1∶1000地形图基础测绘项目冬日会战,组织700余名测绘队员、170余辆车、500余台仪器设备,力争60天时间为伊犁地震灾区230个村庄测制约350平方公里的1∶1000地形图1400幅,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实的测绘保障。
自治区测绘局支援伊犁地震灾后重建测绘冬日大会战现场 (马军 摄)
针对抗震救灾与灾区重建并重的实际情况,2011年11月下旬起,自治区测绘局先后3次给伊犁州人民政府发函,了解灾后重建测绘需求情况。12月20日—24日,安排4名技术人员前往伊犁州受灾各县市进行实地调研。12月31日,伊犁州将灾后重建整村原址新建和整村异地新建的数量、位置、规划范围等详细情况反馈至自治区测绘局。自治区测绘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放弃元旦假日休息,加班加点紧急进行资料分析。2012年1月6日,制定完成详细的技术方案、实施计划、技术设计书、任务合同。成立了支援伊犁地震灾后重建测绘前线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技术组、质量监督组、后勤保障组、监理组和宣传报道组。召开了誓师大会,对项目各承担单位进行了动员部署。紧急编制了《伊犁地震灾区重建1∶1000地形图基础测绘项目工作用图》。1月10日,自治区测绘局支援伊犁地震灾后重建测绘前线指挥部进驻伊犁州正式开始工作。
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和灾后重建统筹推进,并于2012年3月底前完成伊犁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入冬前让灾区人民住进抗震安居房的工作部署,最迟要于3月中旬前提交所有村庄1∶1000地形图,此次会战存在诸多困难:一是由于没有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料,只能采用全野外测图方法进行测绘。测区大都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形地貌复杂,同时积雪覆盖导致难以辨认地貌地物,将严重影响野外作业的效率,并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二是测区气温寒冷,春节前将下降到-22℃,部分山区将有暴雪,测绘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给测量作业带来很多不便;三是为不影响灾后重建规划用图急需,野外测图工作必须在春节前后的寒冬腊月进行,会战工期相当紧、任务十分繁重;四是此次会战涉及测区面广、点多、线长,参与会战作业单位多,人员多、车辆多、仪器设备多,食宿、作业、安全生产协调难度相当大。
按照常规作业,冬季极端恶劣气候条件无论从野外作业角度还是从安全生产角度来说,都不适宜开展测绘外业工作。但是,自治区测绘局打破常规,号召所有参加会战单位努力践行“新疆效率”,发扬“快、干、好”的测绘地理信息文化核心,同心同向同调同力打赢这场攻坚战,以实际行动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议精神。
目前,一支敢打硬仗的精干测绘队伍已集结完毕,新疆第一测绘院、第二测绘院、地矿测绘院,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等20家测绘单位全部抵达灾区,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在伊犁州党委、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县市的配合下,全部开始测图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目承担单位完成的测绘成果将分三批即2月20日、3月5日、3月20日向自治区测绘局上交,自治区测绘局将分期分批向伊犁州提供。控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部分单位转入全野外测图阶段,1月19号已拿出部分地形图成果。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