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渔业纠纷限于我国卫星遥感技术不强

景贵飞解释说,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洋流研究得很深入,对鱼群分布情况一清二楚。这些国家的渔民能很准确地捕获大量海鱼。由于中国在遥感技术上有欠缺,渔民得不到准确的渔讯资料,只好跟在外国渔民后面打鱼,跟着跟着就走到了别人的海域,纠纷就产生了。

  近期,中国渔民频频与周边国家发生渔业纠纷,原因何在?15日,来汉开讲座的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透露,渔业纠纷与我国卫星遥感技术能力不强有关。

  景贵飞解释说,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洋流研究得很深入,对鱼群分布情况一清二楚。这些国家的渔民能很准确地捕获大量海鱼。由于中国在遥感技术上有欠缺,渔民得不到准确的渔讯资料,只好跟在外国渔民后面打鱼,跟着跟着就走到了别人的海域,纠纷就产生了。

  他介绍,2010年中国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成功揭露了相关国家对粮食价格的误导。当时俄罗斯由于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美国粮商趁机炒高粮食期货价格。一些国家担心出现粮荒,纷纷高价向美国买粮。中国十分关注粮价走势,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发现,提供世界大部分贸易粮的美国粮食即将大丰收,全球不存在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中国有关部门决定不跟风在国际市场上抢购粮食,从而成功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景贵飞介绍,包括卫星遥感在内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未来5年的市场规模不小于5000亿元。在这个领域,武汉在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上都得天独厚,而且在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方面有一批科技企业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虽然这些企业规模还不大,但只要找准了用户需求所在,完全有机会发展为1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企业。(郑欣荣)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