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晓春:
如果说产品硬件是形象、载体,请允许我做个比喻,我们有了可靠的房子,那做软件的就是搞装修的。接触过装修的都知道,装修这件事比较麻烦,因为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要把装修搞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合众思壮的软件团队,讨论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告诉大家,装修工作我们怎么做,然后让大家住的舒服。
首先第一个内容,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位置云。现在合众思壮整个产品体系和技术体系都是围绕位置云这个体系开展的。我们知道技术是需求驱动的,位置几乎是无所不在,到处都用的到,不管是个人的应用、企业的应用还是政府的应用。但是我们在应用位置云的过程中,总感觉有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政府、企业、个人的三条线上,需求有时候是相通的,但又难以融合。资源有时是共享的,但又难以接触到。技术往往都是相通的,但是跨行业的应用又很困难。比如说在今天的消费电子领域,很多技术发展特别快,但是在专业领域应用非常缓慢。位置云的初衷,我们通过三方面的融合,来达到一个共享,同时来推动专业产品、专业市场的发展,这是位置云的概念。我们强调的是跨平台、跨行业、跨网络,为什么要跨平台,就是解决融合的问题,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需求的融合,有了这三个融合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跨行业,把不同行业的应用、不同行业的技术、不同行业的资源跨行业进行使用来服务其他的行业。
首先看一下专业市场,产品单个来看是孤立的产品,如果我们把他放在位置云的体系来看,产品之间的关联关系我们通过位置云的平台都可以建立起来,如果大家今天在使用iPhone的话,大家可能知道,苹果公司最早推出的iPod,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后来推出了iPhone,又是一个孤立的产品,也推出了iPad,也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这些产品再看都是关联的,用户早期使用孤立的时候我们解决个人得问题,解决用一个设备的时候,设备所能够带给我们的价值。当他们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跟朋友之间的共享将非常的容易。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信息可以进行共享,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未来专业市场也是这样,协同的工作会是一个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的不断发展,现场协同的工作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如果不同的设备之间,通过位置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广联,相互的信息可以共享,那将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在消费电子市场已经不用介绍了,因为苹果已经给我们做了太多的案例。同样我们公司的产品覆盖了手机、户外、车载,假设手上有一款手机,通过位置云可以跟我们的车打交道,跟户外的朋友进行沟通来推送信息,这也是很美妙的。
位置服务的市场,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在汽车领域里边推出了Mycar门户,服务于私家车门户,专业市场推出了MyGis门户,所有的我们只是在做探索,希望把广阔的技术留给在座的合作伙伴,希望把我 探索的经验跟大家分享,如何在位置云上开发云端的各种各样的不同行业的专业的门户,来给我们终端的产品配合起来,来为用户提供更符合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我今天的题目叫做开发者和位置云,听起来有一点儿偏技术,但我尽可能介绍的形象一些。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首先我们看终端的产品,传统的终端产品在开发的时候我们知道,给用户一个硬件平台,再给用户一个SDC,用户在上面开发自己的所谓的行业应用或者应用软件,但是今天当我们有了位置云之后,这种开发的模式就发生了变革,为什么?我们即可以让我们的用户,在我们的终端产品上来进行二次开发,来开发为行业应用的一些软件,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位置云里边开发,开发适合于跟行业相关的,又跟终端匹配的,配合需要协同工作的云端服务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在下一代的位置云里边,我们也考虑了App Store理念,让更广泛的专业领域参与进来,开发各种各样的软件,这些软件都可以下载到我们的设备中进行使用。也就是说还是利用装修的例子,不仅仅是合众思壮为大家装修房子及我们希望很多很多在这个行业里有经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跟我们一起来为大家装修这个房子,让大家住的更舒服,这是站在开发者的角度。
如果站在应用者的角度,可以看这一幅图很有意思,可能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图,底下有各种各样的产品,有专业的、车载的、甚至还有手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比如说今天讲究效率,今天很多的产业,早期很多的户外采集功能都是靠头部文成,但是今天很多可以开车进行,这个时候我们车里边的产品跟专业产品就关联起来了。如果我们是一个技术支撑人员,我虽然没有在现场,但这个时候现场的一些工作需要我来支持,但我有手机,这个时候通过手机连接到位置云,可以跟我的终端产品进行对接。然后在任何一个地方来做一些现场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可以跟中国位置云里边企业门户、个人门户进行对接。来为我们现场的作业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行业应用的技术支持,而且所有的工作很可能都不是同一个公司的角色来完成的,可能是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角色参与进来,可能说你在使用这个服务的时候,不知道谁在支持你,但是你享受了这个服务。所以这样一来,专业市场通过云+端的策略,我们把他的思维和思路和创新点推到更广阔的范围中,把这个舞台变的更加宽广,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在这上面来进行舞蹈。
刚才我讲了位置云的体系,接下来看一看终端产品,合众思壮到底怎样装修终端这个产品。做过软件的朋友这一幅图应该看的很清楚,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对我们吴总盖好的房子进行装修。首先最底层我们叫做操作系统层面的服务,在这儿我要提醒一下,合众思壮在做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时,把和具体业务、具体需求相关的这一部分还是留给了大家,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更加基础的工作,更加共用的工作。比如说最底层在操作系统这一层面,我们知道在专业产品中,有很多专业的传感器和专业的硬件设备,我们在操作系统这个层面,刚才吴总也介绍到了,我们把专业的传感器进行软件的分装,用统一的接口,用高效的算法。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在我们的产品上,某一款产品上开发了一套应用软件,需要用到这些传感器,这些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在其他产品中使用,底层的都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都和大家做好了,再往上是核心的算法,这些核心的算法我们把消费电子领域和GPS领域以及GIS领域包括位置服务领域很多核心的算法整合到一块儿,然后提供给大家。往往我们做专业应用的时候,不可避免做一些支撑服务,我们在算法这个级别只提供算法,大家自己去组装。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IPPP,单点精密定位,我们把单点精密在后台做了一个分装,不用关注后台怎么工作,只需要使用就可以了。再往上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把一些相关行业里边的关键性的机制做了一些分装,做过软件的知道,在这个层面是API,再往上就有了机制,有了设计模式。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认为这种设计模式很高效,在我们的硬件平台上,可以把硬件平台的效率发挥到最大,他的交互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通信机制是比较高效的,所以我们把他作为分装,然后让对高效开发、快速开发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在这个层面工作,再往上是用户交互层面。随着iPhone手机在全世界的风靡,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句话,用户界面也变成了第一竞争力,这很重要。因为他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在使用这个设备时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合众思壮我们做了很多年的消费电子,我们在HMI上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然后再供大家选择。如果有朋友说,我想快速开发应用,这些做起来很妨,觉得哪一块产品不错,我就在那儿快速开发,可能两周我就把这个项目交付了。所以从软件架构层面给大家提供了四种选择的基础。再往上我们基本就不做了,留给在座的各位朋友。
在操作系统层面,我们把他跟我们的操作系统打包在一块儿,这个结果都是我们自己跟我们的硬件平台做性能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测试,他的性能和可靠性是可以保障的。在基础算法层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当然在这四个层面我们也是开放的,如果说哪些朋友认为,我在这个行业里边,我们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合众思壮也欢迎大家参与进来,参与到软件架构这四个层面跟我们一起工作,来丰富我们在四个层面,比如说在算法层面,我们有什么独到之处,合众思壮欢迎跟大家一起合作,来打造这样一个,我们核心服务的层面。在框架层面也是这样,开放的,我们可以吸纳一些行业里比较优秀的框架进来,来服务其他的用户。
这里边要讲一下GNSS,我们不但花了很多的精力,打造后台的服务还要打造终端的产品,在软件层面也打造了一个框架,在使用框架的时候,作为我们的开发者只需要关注我需要一个位置,我需要一个高精的位置,其他剩下的事情交给这个框架完成,而且很容易跟自己的应用程序整合在一块儿。所以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希望,把这个房子装修好,让大家住的舒服,同时让大家对这个房子又有自己审美定制在里边。
终端软件产品到底怎么交付,我们现在是四个层面,我这里边花了五种交付模式,其实我刚才讲了四个层面,根据四个层面大家的需求我都可以交付。比如说技术能力比较强,本来就是做GIS开发的公司,我就是需要这个产品,但是我们对于传感器的不太熟悉,这个时候只要我们的OS Serevr都可以交付。对于应用我很了解,我做了很多年的行业应用,但是关键的算法我不想做,我就是比较擅长应用,这个时候可以从我们的Core Service往上做。合众思壮这几年也做过一些产品,比如说采集,比如说GIS办公方面也做过一些产品,这些产品适合一些特殊的用户,可能没有开发能力,但是需要这样的产品,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点还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基础的开发平台。
介绍完端再来看云,刚才王总在讲的时候,有朋友问他说这是不是有一点儿虚,去年讲位置云可能大家感觉有一点儿虚,我们今年讲云+端可能感觉稍微实一点但还是虚一些,今天来讲的时候大家感觉又实了一些。除了门户和应用之外,我们也打造成一个平台,这个地方必须开放。我们在这个平台里边整合了很多资源,刚才王总介绍了,我不一一说,这些资源整合到手怎么提供给大家用,这是一个难题。如果仅仅靠合众思壮自己的研发力量来把这些资源打造成解决方案,提供给行业中使用,这个力量太有限了。我们必须整合,或者说合作,或者说联盟,我们行业里边在某些方面有专长、有特长的合作伙伴我们一起在这个平台上来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解决方案,这才让资源能够有最大的使用途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也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分三个层面,最底下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这一块是我们跟IBM合作,整个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存储设备、计算设备,以及云计算的系统管理软件我们也都用他。我们说行业框架,他知道是支撑运营的,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支付,一些对SP的管理,对资源的管理,包括公共的海量的数据库管理的机制,在这个层面都已经做好了。再往上,就跟大家做的靠边了,在这方面我们有,首先有正成长中的一个海量的空间数据库,合众思壮通过自己的积累,再通过一些整合,我们在打造一个全数据要素的覆盖中国的不同精度的空间数据苦的体系,希望把这个打造好之后,也通过位置云公开出来,让大家在行业里边的用户在开发解决方案的时候,能够使用这些资源。同时我们把消费电子领域,比如说导航领域、手机领域的一些实际性的内容也整合到这个框架平台上,公开出来,让大家交叉使用,打造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在高精度定位上,我们最近正在积极做一些事情,刚才王总也提到了,除了单点精密之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会布置到这个点里边,涉及到精度的问题都可以给大家一个支持。同时这里边很多门户的框架,大家可以在上面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在位置云上面给你一个空间、给你运算资源,给网络资源,再运算自己的网络,这是一个全开放的平台,不仅仅局限在这儿自己的终端。任何一个行业的终端,我们都希望,我们也可以帮助大家进入到位置云中来,享受里边的服务资源。同时我们在通信这一块做了很多的工作,现在我们跟三大运营商百兆的带宽到骨干网全都建立起来,北斗通信网络也建到位置云,同时正在跟一家国外的卫星通信公司合作,我们准备把一个全球的卫星通信的资源接进来,为大家提供三大运营商之外更加广泛的通信服务体系。也就是说解决资源的问题,解决服务的问题,解决存储的问题,解决运算的问题,同时解决怎么传输的问题。
基础设施主要是硬件和网络层面的,基础框架主要是整个运营层面和我们三大运营商通信集成电路这个层面。核心的业务,这一块刚才也讲到了,这一块也是开放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我们也欢迎在座所有的大家,我们一起在这个地方开发,来丰富这样一个框架,让我们的终端产品和位置云形成更加高效的、更加多样的解决方案。在交付模式这一块也分成四个层面,首先合众思壮可以为大家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比如说呼叫中心,甚至未来存储运算这些资源都可以拿来运营。再往上就是一个服务的平台,让一些用户可以基于合众思壮这个平台开发不同的行业应用,不一定局限在我们的专业领域,可能其他的领域都可以,因为他更加公共性。第三种交付形式是基于我们已经做的一些框架,比如说我们在位置服务领域,在位置社交网络上刚刚交付一个项目,做了10万台的车载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出现了一个框架,这种类型在专业市场使用起来也是非常高效的。现场一堆人马派到现场作业的时候,可以做一个互动、沟通,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包括CM这一块我都可以交互起来。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了一个,关于船这一块,关于北斗的门户,关于车辆调度和监控的门户,我们还做了一个面向车友会的门户,这些门户都是我们在摸索、探索,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在线运营了,希望大家有什么选择,哪些比较适合大家,我们都可以做选择题,我们来提供服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