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亚太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技术在灾害管理中应用国际培训班在无锡开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亚太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主席李朋德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来自亚太地区11个国家和地区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2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李朋德在讲话中指出,地理空间信息与技术是防灾减灾、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各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在灾害管理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近年来在“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战略指导下,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就。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装备建设,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以及服务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测绘应急救急保障有力,在应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过程中,为了解灾情、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能力并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于抗灾救灾方面的技术与经验。
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有效利用地理信息空间信息与技术有助于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疾病传播、和平稳定、自然灾害等诸多挑战。为此,联合国不久前成立了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作为世界顶层政府间协调机制,对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进行协调与支持,包括推动技术和知识转让。由中国担任主席国的亚太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是亚太地区各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联盟,一直致力于促进成员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并通过开展培训、研讨和合作项目加强成员国测绘地理信息能力建设。亚太地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区,但其中很多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尚缺乏灾害管理方面的能力。本次培训旨在为加强亚太发展中国家将地理空间信息与技术应用于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做出贡献。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中测新图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超图软件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就应急管理基础知识、灾情快速评估、灾害管理地理信息协同服务、应急三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灾情数据快速获取、多源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等专题进行讲座。培训班还安排学员到江苏省测绘局和无锡物联网研究院进行技术参观。
此次培训班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实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战略,对外宣传推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的又一新举措。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