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应用全面开花
2006是电子地图的应用年,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唐裕津认为。
唐裕津说,现在可以看到电子地图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某些行业中,而是全面开花。在大众市场尤其明显:网络上各种位置搜索、电子黄页服务层出不穷,手机上各种WAP、JAVA的位置服务也是花样百出。一句话:电子地图的应用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6对于电子地图行业来说绝对不是平凡的一年,主要是市场认识到了电子地图的价值,各种软硬件平台的准备完成,成本也降到了规模化的边缘,电子地图的应用步伐大大加快。”唐裕津认为。
在经过将近3年的慢热之后,整个导航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导航电子地图作为导航产品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在汽车、个人及互联网导航产品需求的拉动下快速发展。水清木华研究有限公司阮亚飞介绍说,如果消费者需要导航服务,选择性比以前要大的多,可以直接购买配置导航设备的车型,可以购买导航地图软件安装在自己的PDA上,也可以购买PND导航设备后装在车子上,甚至可以采取包月付费的形式从移动运营商那里定制语音导航服务,使用手机来进行操作。如此花样繁多的选择,几乎满足了所有消费者的任何需求。
导航电子地图走向市场化
四维图新总经理孙玉新认为,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涉及到国家安全机密方面的原因,规模并不是很大,导航电子地图在导航产业链中占10%,但是它在整个导航产业的价值链中的作用比较大。导航产业发展到一定层面后,就像我们今天看互联网电脑一样,看得更多的是里面的内容。从趋势上来讲,导航电子地图扮演的角色是越来越重要,而更新维护地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导航的质量。他同时认为,因为导航产业尚处于初期阶段,在中国现在还很难估算导航电子地图的绝对市场规模。
截至2006年国家测绘局授权了9家企业开发导航电子地图,表明导航电子地图走向市场化。虽然获得国家资质的生产企业有9家,但国内市场上目前有超过20家的良莠不齐的企业在做导航电子地图。
阮亚飞认为,从全球来看,以美国NavTech、欧洲TeleAtlas、日本Zerin和MapMaster为龙头的四大导航电子地图专业制造公司,已经占领了全球导航电子地图产品90%左右的份额。所以,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过多导航电子地图厂商的存在无疑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电子地图的编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果一家公司独立开发全国范围的电子地图,投资多以亿元为单位进行计算。由于我们国家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潮期,我国电子地图的后期维护成本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电子地图生命周期也普遍很短,这就要求电子地图生产商需要在后期不断投资更新数据库。
孙玉新认为,全行业资源浪费严重,不但无法形成良性的分工与合作,反而经常发生资源和市场的冲突。
目前,电子地图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还缺乏应有的交流与互动。电子地图供应商们呼吁从事这一领域的研发和制作企业需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联合包括导航应用企业、GIS企业等产业链的企业做好市场宣传工作。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以及中国手机用户的激增,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将为更多业者所青睐。中国企业只有做好专业性、精确性和服务性,才能站稳脚跟,占得先机。在满足基本服务的条件下,地图生产企业应做到术业有专攻。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