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刘贤明:城市管理需求精细化将带动GIS发展

据了解,2005年4月,上海市便开始建设网格化的管理体系,到今年已经实现了城市核心区城市监管全覆盖,整个范围达到了一千多平方公里。在五年多网格化平台的搭建与运行中,该平台共受理事件419万余件,其中许多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sNews讯 9月28日,2011年第九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进入第二天。在主办方举办的众多分论坛中,GIS与城市管理应用论坛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其中上海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部主任刘贤明就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主题是“GIS在上海市数字城管建设中的应用拓展”。

  演讲主要围绕上海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以及GIS在其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讨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一种被称作“网格化管理”的方法首先被北京市东城区所采用,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将一个城市或者某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最后再进行统一汇总,这样,将原本一个大的整体分成若干份,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

  上海市城市化网格管理便是借鉴了北京市东城区的方法,所不同的是,上海是将管理范围从一个区扩大到了整个城市。据了解,2005年4月,上海市便开始建设网格化的管理体系,到今年已经实现了城市核心区城市监管全覆盖,整个范围达到了一千多平方公里。在五年多网格化平台的搭建与运行中,该平台共受理事件419万余件,其中许多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谈到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时,刘贤明表示上海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是建立在GIS管理的基础上的,整个平台的处理流程分为发现、立案、派遣以及结案四个步骤。利用GIS的地图显示效果,可以方便的划清各单位人员管理的区域,还可以随时监督负责人员的活动效率。整个城市中的监控设备截取的图像也可在管理平台上显现,以便及时反映问题并查看结案效果。

  最后,刘贤明指出不同于IT行业的科技为先,GI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更多的应该扮演一个跟随者的角色,而不是超前于城市管理。人们应先挖掘城市管理中的精细化需求,然后再谈技术的实现,所以GIS对于城市管理而言的就是要找到更好、更高效的管理方法。他还提到,“十二五”前期是城市管理需求的分析阶段,而GIS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随着需求的不断细分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王述)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