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行人移动导航系统

对结果的分析显示,使用LandNavin完成定位或导航任务可以满足大部分的设计需求。此外,在特定使用环境中,原型系统可能具有比谷歌地图应用程序更好的可用性。通过对类似功能的比较测试表明,LandNavin更易于操作、更实用、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具交互性、也更准确。

  如今,随着用户移动性的增强,移动导航系统(即具有定位和导航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较过去而言,人们在地理空间中的活动大大增加,其足迹涉及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地方。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乘坐火车到达某个陌生城市的时候,他/她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要如何离开火车站。他们知道自己在哪儿,但可以不需要问路或者看地图就知道该往哪儿走吗?不存在迷路或者绕远的风险,就能够到达既定的目的地吗?通常,这都是一项较为艰难的任务。

泰伯网

个人地理位置辨别通过不同信息源进行交互作用实现(3sNews 配图)

  移动导航系统主要依赖于制图界面,其具有比纸质地图更强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然而,大多数的移动导航系统还不是很适于个人使用。使用环境和用户的特殊性、移动设备的局限性、能否提供面向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其不适于个人使用的一些主要原因。通常,系统用户对其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并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为了调查这个问题,我们特意启动了一项PHD研究。该研究的总体目标是设计一款能在陌生空间环境中帮助用户辨别地理方位、支持用户步行空间活动的移动导航应用程序,并要对其制图界面进行评估。

  多源信息的交互作用

  通过感知过程,导航系统用户与移动地图建立起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地图表达就成为了一个复杂但很有趣的问题。例如对移动地图用户而言,个人地理方位辨别,即解决“我在哪儿”的疑惑,是移动导航设备的一个基本功能,其结果可能会受到来自移动地图表达的许多方面的影响。个人地理方位辨别是多种综合输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通过肉眼观察到的现实环境、移动设备中实时的制图表达、存在于用户思维中的认知或感官地图。

  人类的空间认识、选择和行为极大地依赖于这种感官地图。这些存在于人脑中的现实表达,是综合人体本能对空间的定位能力(或者地图、或者文字内容)与其他人交流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和一些其它信息源所产生的一种认知产物。

  利用不同的资源、区域和传感器,人类思维可以通过独特的方法来处理空间问题。如果移动制图界面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实时准确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这些界面将会有助于解决这种空间问题。当这些应用程序设计和实施主要依靠支持驱动而不是面向用户的时候,它们的可用性将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为了发展可用的移动导航应用程序,供应商应该在满足用户实际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特殊使用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用户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案

  为了通过条理的方法设计可用应用程序,一些通过我们所熟知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方案进行设计的准则现已实施。源于人机交互科学(其主要研究软件界面的可用性)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将会涉及用户任务和目标的调查,同时对基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在这项研究中,首先对移动导航应用程序现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可用解决方案进行了评估,之后才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定位和导航的时候,地标是将真实世界、移动地图和人类感知地图联系起来的非常重要的元素。为了进一步了解地标的作用,结合真实使用环境中步行者对移动导航应用程序的信息需求,研究人员展开了基于现场的测试。

  测试的参与者都是典型的移动导航应用程序用户,他们被要求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进行测试。该阶段属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

  通过对测试中的发现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了定位/导航中4种不同的用户交互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原始的地理定位、目的地和行程定位决策、确认路径/调整路径/再定位、确认目的地。此外,相应的信息需求和掉向的原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交互任务。

  接着,我们便可以根据用户对决策系统的需求完成建模,并将其应用于移动导航界面设计中,同时提出具体的新技术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地标的清晰指示、概要地图加详细地图(双重地图)、基于电子指南针的旋转地图、基于时间有效性的多路径路线选择、多视点的地标照片。该系统针对用户对每一个任务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设计。

  原型界面的实施和可用性评估

  基于设计指南,研究人员利用Android JAVA软件平台完成了名为LandNavin(LN)的原型界面。在原型界面搭建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如在地图表达中重要地标的选择。最终,研究人员定义了30类地标,并按本地或者国际标准进行了分类。

  为了评估已完成原型界面的可用性,研究小组在真实环境中对参与者进行了第二次基于现场的测试,同时制定了4项与主要定位/导航任务相关的方案。测试场地为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和wibautstraat路(在这两个区域分别选了两个目的地)。

  试验结合多种方法和形式完成,其中包括预先选定的问卷、观察记录、随想记录、屏幕日志记录、同步录制视频/音频、半开放化的采访等内容。为支持这一测试方法,研究人员还启用了自主研发的基于现场的观察和记录系统,从而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

  结果

  研究数据源于LandNavin的可用性测试,包括前期测试问卷、测试期间的视频记录、后期采访的音频记录。研究人员通过逐字记录和编码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从中了解到了测试参与者提出的问题、希望的预期、真正的想法和喜好。

  对结果的分析显示,使用LandNavin完成定位或导航任务可以满足大部分的设计需求。此外,在特定使用环境中,原型系统可能具有比谷歌地图应用程序更好的可用性。通过对类似功能的比较测试表明,LandNavin更易于操作、更实用、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具交互性、也更准确。以往,最重要的问题是GPS信息不够准确,同时双重地图的显示会存在一些困难。移动界面的进一步开发是可能的,但不是必然的,因为其重点是为可用移动界面的开发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方法体系。(编译|刘丽)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