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四大聚集区整体格局初步形成

从2010年中国各地区卫星应用产业主要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各区域主要城市正在积极布局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现阶段重点发展的包括卫星及其应用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同时,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车载导航服务、手机位置服务等位置信息服务市场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应急通信体系、数字城市等工程持续推进,将带动卫星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有鉴于此,赛迪顾问推出了《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地图白皮书》,通过梳理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的空间分布及特点,明确未来产业空间演变方向,对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一、初步形成四大产业聚集区的整体格局

  从2010年中国各地区卫星应用产业主要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各区域主要城市正在积极布局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环渤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特别是北京、天津两地,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长三角地区卫星应用产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和上海两地。江苏是中国卫星通信产业的装备大省,中国早期卫星通信工程“331工程”的模仿制式地球站即起源于江苏南京。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主要聚集区之一,而且中国首个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基地也落户于此。

  珠三角地区以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为特色聚集了大批GPS卫星定位导航软硬件研发企业、生产厂商、运营服务企业、技术提供商、元器件供应商和电子地图企业,在GPS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优势,其卫星导航企业主要聚集在深圳、广州两地。

  中国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陕西、湖北等省为主要聚集区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格局。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聚集度最高、吸引项目最多的区域之一。武汉则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及其集成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省会发达城市主导产业发展

  从2010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城市布局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形成了以省会发达城市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同时其他产业新兴城市纷纷布局卫星应用产业,抢抓产业发展机遇。

  三、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空间演变趋势分析

  产业整体快速朝产学研资源强市汇聚:卫星应用行业具有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知识技术密集等特征,对一个地区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区位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要求较高,因此,具备较强产学研资源的城市,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5-10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将持续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及已具备较强实力的西安、武汉等资源具备的发达地区发展。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逐步向经济发达城市延伸: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目前,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主要应用在汽车导航、位置服务、消费电子、数字城市、物流等领域,而地区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是当地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未来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将会逐步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如沈阳、青岛、常州、宁波等城市以及内陆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合肥等城市延伸。

  卫星通信和遥感应用市场逐步向偏远和灾害多的区域转移:鉴于社会公益化需求特点明显,随着“村村通工程”未来在偏远欠发达地区广泛应用,以及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将更多的在自然灾害监测、农林监测、海洋观测等政府应急保障系统上应用,中国卫星通信和遥感应用市场将逐步向偏远和灾害多的区域转移。未来,中国将在江西、内蒙、四川等地区建立卫星应用基地。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