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重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将跨越式发展

随着国家对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视,重庆将立足在更高的层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使之为重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的推动力。

  今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积极开发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6月10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发《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对“十二五”工作做出安排,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24字总体战略。

  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规划,准确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方向,深化测绘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制定全市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规划,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是我们当前的重大任务。

  当前重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进展

  地理国情监测启动实施。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重庆先后开展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态势监测、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等多项工作。今年,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我市又启动了新的课题,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上半年,起飞16架次,获取311平方公里低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高质量的数据成果充分满足了突发性应急救援、重点区域监测、城市规划、大比例尺地形图动态更新和社会经济日常活动需要。

  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绩明显。全市基本完成“数字永川”、“数字长寿”建设,积极推进了万州、涪陵、黔江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纳入国家数字城市试点。城市三维精细化仿真建设速度加快,完成了主城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垫江县等地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主城建成区三维精细化仿真覆盖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成果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方案设计和审批、城市开发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3月1日,市政府颁布实施《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目前,我市实现了测绘地理信息、规划、公安、国土、交通、水利等20余个部门的共享合作,完成了重庆市公安局视频采集GIS应用项目、重庆市公安局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天翼定位系统、重庆市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动监110联动)地理信息系统、吉信数字全景地图系统等,地理信息在公共领域的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此外还大力拓宽公开地图服务广度,倾力打造“重庆印象”三维城市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和“数字重庆”地图网站,编制社区地图集、红色旅游地图、重庆美食地图等特色地图,赠送机场服务地图、公交便民服务地图、主城区导厕图等,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便利。

  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去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综合应急救援地理信息服务队。今年,重点强化了地理信息应急服务装备体系建设,完善了低空遥感应急保障机制,并现场演练应急队伍4次,具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统筹城乡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果。今年上半年,我市建成了主城区建筑物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启动了主城区地下空间普查,继续推进1:2000 数据库建设,全力推进覆盖全市的“一镇(乡)一图”地图编制,为统筹城乡测绘保障增添了新的基础数据资源。

  重庆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规划的思路

  当前,重庆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处在超常规发展态势,特别是正在加快推进的笔记本电脑基地、云计算中心等大批信息化产业基地建设,地理信息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随着国家对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视,我们将立足在更高的层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使之为重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的推动力。

  结合李克强提出的“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总体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于统筹城乡、服务于建设“五个重庆”、服务于民生的宗旨,构建“数字重庆”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健全完善测绘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

  围绕构建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达成市政府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统筹城乡测绘保障暨数字重庆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部市合作项目协议;加速推进我市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形成以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和国家高精度大地控制网、新一代国家高程控制网和新一代国家重力控制网为主干的基准体系;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推动开展1:5000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工程,加强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和基础航空摄影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创新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方式,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步伐,完成全市范围内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全力搭建主城区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提升重庆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围绕监测地理国情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度应用,大力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程,选择若干区县开展省级地理国情监测和分析,形成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和产品体系,并逐步实现地理信息定期更新到动态监测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市重大工程和重大战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实现常态化、业务化工作机制,使地理国情监测成为政策制定、政策效果评估等的重要参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

  围绕发展壮大产业的战略目标,丰富测绘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服务产品覆盖面,加快完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天地图”重庆市省级节点建设,不断提升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水平;完善全市地理信息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形成具有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

  围绕建设测绘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实现“一个统筹、两个战略、四个能力”。“一个统筹”即根据不同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需求的不同特点,加强统筹规划,在不同区域采取有区别的发展思路。“两个战略”即实施测绘“走出去”战略和军地测绘融合战略。“四个能力”即测绘科技创新能力、测绘设施和装备建设能力、测绘监督管理能力和测绘软能力,通过这些能力建设,打下测绘强国的坚实基础。

  近年以来,我市测绘地理信息积极创新,多个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形成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庆模式”。“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推进重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