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是互联网公司出产的互联网产品会怎样呢?这个产品消费者会埋单吗?现在的车联网似乎陷入了这个困境。
自车联网概念诞生以来,它被赋予的商业基因就很足,4S店与车机厂家新的共赢增长点、电信运营商未进军的一片处女地、物联网的最重要部分……论坛、车厂、传媒所关注的,都是车联网带来的新商业模式,这也是市场经济新事物兴起的必然规律;但是关注"车联网"的人就比较少,毕竟车联网也是互联网旗下的一种,通过车与车之间的联网传递信息;载体由电脑换成了车机,为什么不多谈点车联网的互联网基因呢?
现在国内车联网的形势有点像2000年前后web1.0互联网,众车机厂家风起云涌,不断把钱砸到车联网概念上,车辆普及到家庭刚开始,但是车主仍不习惯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现在车联网的状况比十几年前的互联网还差,因为当时外国毕出现了像Google、MSN、雅等大型网站,不会作也会抄,由此基础上诞生百度、QQ、新浪等一批网站;现在车联网在国外发展了十年,但是仍没有成熟的体系,在这一点上,远逊于当年的互联网。
我们现在的车联网,都由什么厂家去做呢?整车厂,好像丰田的G-book、通用的Onstar;车机厂,像索菱的G-CAR.S;车机互联网公司(笔者称作),像车友互联。在以后的斗法中,精明的商家绝不会让自己的盈利模式落后他人,必定通过各种渠道、经销商等向车主渗透车联网的概念;但是,谁将成为车联网中的腾讯呢?三者还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人跃跃欲试,有人不紧不慢。
前装整车厂
整车厂是第一个接触车联网的厂家,按道理说,由整车厂推动车联网发展,应该是最直接不过;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丰田G-book、通用Onstar、福特SYNC等品牌的呼叫中心,大厂家们目前对车联网的开发,还停留于一键导航的领域;它们也有意无意让车主把车联网概念等同于一键导航、紧急救援服务、升级导航地图等基本功能;
整车厂开发车联网已有两三年历史,今年开始通用Onstar结束免费服务,车主的续费率不高,也打击了整车厂开发车联网的意愿;市面上不少车主抱怨原厂的导航不好用,反应慢而且经常走冤枉路,使得原车导航在车主心目中位置不高,
如果一键导航续费率不高,一键导航、呼叫中心这种单一服务不是车联网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可以在一键导航上增加相对的应用,但是现在原始式的一问一答导航、道路救援不是车联网的亮点;车主对服务的使用率不高,"我一年就用那么两三次,没有我最多麻烦点,为什么要每年交几百的年费呢?"
整车厂投产整车才是主要业务,参与车联网的建设也只是建立在高附加值的整车销售上,让高端车型、热卖车型加装自己的服务中心,卖车的时候更有嚼头;但是没这个,车子照样可以卖,只是附加值不高而已,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去开发车联网呢?
后装车机厂
现在最不缺钱的应该是各大车机巨头们,虽然卖导航的利润有所下降,但众车机厂商不断加紧对车机的投入;可以说现在车联网最积极的拥护者和开发者就是他们了;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生产车机累积技术,成为车联网发展的基石。
但不知深浅地问一句,他们会互联网吗?现在大家都在谈android平台,说它可以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终端消费群;成熟的互联网产品才能吸引顾客,当然,做出成熟的产品当要有成熟的团队和深谙市场之道,巨头们无疑在车机技术上是一哥,商业头脑也很发达;但是互联网融入车机成车联网,还是新事物,老大们对新事物的把控又有几分呢?
车机厂商们对车联网的开发现在已经走在整车厂的前面,毕竟竞争带来进步,车联网走到今天要多谢他们不遗余力的推广;车机老大的"车联网"已经不只是一键导航,还有丰富的娱乐应用,从winCE系统到android系统,从3D导航地图到google地图,丰富的3G网络应用,QQ、优酷土豆视频等各类应用基本与电脑无疑,而且在硬件配置上也花尽心思,不断推出更强大处理器、硬件加速,务求令车主用起来省心省力。
诚然,这些应用也像从电脑照搬过来,至今为止,除了一键导航的应用,没有哪个应用是车机平台土壤里生长出来;QQ也好、视频也好、甚至很火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都是换了个载体而已;你说播报天气、会说话的洗车信息、新闻简报,适合一边开车一边听,也是车机一个完善应用,车主打开手机、电台都也可以收看收听;这样的应用离车联网的真正成熟也有很大距离。
如果车联网也诞生类似腾讯、google一样的公司,也有Q+、android平台开放给广大车主去开发软件,如果车联网也有一款风靡车主的"植物大战僵尸",那么离车联网的普及也不远了。
车机互联网公司
还有一类是脱离车机厂出来专注于车联网的公司,笔者片面的把它叫做车机互联网公司;这些车机互联网公司,互联网的基因是最浓的,同时它也跟各大车机厂商有着不能说的秘密,可以说发展车联网,最得天独厚的资源都汇聚在这些公司了。
车友互联就是当中的佼佼者,总经理赵展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强调车友互联不是一家车机厂,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之所以撇清跟车机厂的联系,相信也是想让车主理解车友互联不卖导航,而是卖软件,在整个形象上给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且车友互联对象是年轻车主,所以公司的推广,无论面对经销商或者终端消费者,一向给人的印象都是创新为主。
相比车机大腕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更具活力;易图通、远峰"车友在线"等与车友互联一样,车联网的开发应用关系公司的兴盛,他们往往承载着更为艰巨的任务。笔者很欣喜看到车友互联平台推出一款针对车机平台的即时通信软件,类似QQ的形式,但针对行车环境做了很大改进,比如不鼓励行车期间发短信,系统预设几项表情,通过图像跟车友互动……都是互联网基因落到实处的一步。单凭这点就认为车联网发展的突破,无疑也过于片面。
如果说,现在电脑互联网是十岁的大哥哥,车联网才是刚满一周岁的小弟弟,与哥哥比高,当然是没法比的,但是能从哥哥身上学点什么,比如学走路的时候怎样站得稳,不要跌倒太多次,也是必须的。
当年的互联网先锋,也是没弄清楚利润增长点就开发平台给广大网民使用;只是一伙想把技术做到极致的人去开发应用,结果,他们今天都成了市值几百亿的大腕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