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首次实现陆地国土1:5万基础地理信息全覆盖

伴随着西部测图工程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的竣工,我国首次实现1:5万基础地理信息对全部陆地国土的全覆盖,为西部大开发相关工程提供支持。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西部测图工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两大国家级测绘工程。8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军,西部测图工程项目部副主任王英斌就两大工程的相关工作做了简单的介绍。

  1:5万地形图是中国国家基本图。陈军在解释其精度及重要性时说:“图上的1米相当于5万米,一公里长的道路在图上以两厘米的长度重现,即我国所有的道路、河流在图上都有表现,野外考察、作战多采用此种图,也是其他数字信息建立的框架。”

  但由于西部测图工程作业区内环境恶劣,多为无人可达的生命禁区,再加上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西部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直缺少1:5万比例尺地形图,成为中国测绘领域的无图区。 “由于成本过大,此工程一直搁置。”宋超智解释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曾有100多名测绘人员为测制青藏高原1:10万,1:20万地形图受伤致残,42人献出宝贵生命。

  “由于测图与应用是紧密结合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国对西部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逐步增大。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完成。”宋超智说。

  资料显示,中国近期在1:5万无图区内需要规划设计的重点工程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划、1.63万公里西部国道主干线、1.7万公里跨省干线和160个无公路县的通达工程。

  2004年,在我国测绘工作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继贤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以“3S”(即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达到了完成此无图区1:5万测绘的技术要求。

  “此次西部无人区的测绘工作不再使用传统的人为野外勘测作业,采用的是法国SPOT5号卫星遥感技术,虽然还会受到云层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但已解决了航摄飞机无法飞至7000-8000米以上进行测绘作业的问题。”王英斌向《财经网》记者表示。

  同时,宋志超还透露,今年年内将我国发射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进一步服务于我国西部测图。

  随着西部无图空白区的测图完成,我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将完全覆盖我国所有的陆地国土,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且海岛礁测绘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此数据库建于06年期初,依靠的是对纸质版的数据扫描而成。“数据库的鲜活程度、覆盖的全面性及便捷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宋超志评价说。我国第二个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就是关于1:5万数据库的更新工程。

  此工程将于8月11日进行验收。8月24日,西部测图工程也将开展验收工作。(许竞)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