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国家统计遥感项目课题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日前,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简称统计遥感项目)课题验收工作在北京顺利完成。

  日前,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统计遥感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简称统计遥感项目)课题验收工作在北京顺利完成。

  统计遥感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地球观察与导航技术领域十一五期间设立的第一个863重点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根据统计业务的特点和“3S”技术在统计业务运行中的应用基础和可实现性,以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经济普查与基本单位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等业务领域为重点,突破统计遥感应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业务化运行系统建设。项目共设“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与估产业务系统”(北京师范大学承担)、“国家统计遥感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研究”(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承担)、“农村抽样调查空间化样本抽选与管理系统”(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空间管理与分析系统”(首都师范大学承担)、“人口普查与调查信息空间统计管理与分析系统”(中科院地理所承担)、“经济普查与基本单位统计遥感应用系统”(中科院地理所承担)、“投资项目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东方泰坦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国家统计遥感前沿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中科院遥感所承担)共8个课题。

  经过近3年的研究,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制定了7套调查制度和技术规范,突破了8项关键技术,建立了6个专用空间数据库,建立1个国家统计遥感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和6个业务运行(示范)系统;完成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论文230余篇、专著6部、专题报告和统计遥感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报告1部;农作物对地调查研究成果在江苏、河南、辽宁全面实施,开启了我国农产量调查的新篇章。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与估产连续多年在江苏、河南、湖北、吉林开展示范应用,基本具备了推广应用基础。北京市于2009年建立了农作物遥感测量统计调查制度,实现调查方法的革命性转变。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创性的利用“3S”技术,在全国建立了精细到普查小区、建筑物级别的人口地理信息数据库,是人口普查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举。第二次经济普查构建了适应国家、省、地市、县(区)、乡镇应用需要的五级经济普查与基本单位统计遥感应用系统,并在全国24个省应用推广,标志着中国统计工作的一次重大革命;通过示范应用为统计系统工作人员培训近1500人次,并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长期人才培养协议,为统计遥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执行时间已经于2010年10月31日截止,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计划验收的有关材料和要求,项目办公室制定了项目课题验收办法,组织各课题顺利开展了财务验收和软件评审工作,相关财务和软件测评全部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项目办于2011年6月11-12日组织举行了项目验收会议。会议聘请唐守正院士、周成虎研究员、李增元研究员等11位行业专家,以及杜子芳教授、邹国华研究员等7位统计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采取课题现场汇报的方式,就项目8个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审。

  在项目课题验收会议上,项目各课题向各位专家提交了完整的验收材料,并就课题所取得的成果、示范应用情况、课题研究技术标准、软件体系、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了重点介绍。专家依据课题任务合同书和汇报材料,对各课题提交的自验收报告、财务审计报告、软件测评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审阅,听取各课题汇报,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课题进行评审,并形成了最终的验收意见。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各课题很好的完成了合同书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在统计上也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达到验收要求。验收汇总结果表明,项目各课题均通过验收,其中三个课题还达到优秀的标准。

  通过本次验收工作,检查了各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总结了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了经验,为课题研究成果的移交、转化奠定了基础,整个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