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采取载人航空遥感考古的方式,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遥感航拍,从俯视的角度观看地形地貌的变化。考古专家希望通过航空遥感技术为东周大墓主墓寻找新线索,进一步摸清靖安古遗存的整体布局。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距离江西省会南昌约100公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田野考古的方式,江西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发现了东周大墓、九里岗古城遗址、郑家坳遗址、老虎墩遗址等多处古遗存。
东周大墓位于靖安县李洲坳,距今约2500年的历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靖安县博物馆对这座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在这个大墓里发现47具棺木,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经过权威考古专家论证,靖安东周大墓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墓葬棺木最多、结构最奇特的“一坑多棺”型墓葬。东周大墓出土文物价值高,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7月5日,考古专家乘坐三角翼飞机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进行航空遥感考古。他说,这是江西省首次实施载人航空遥感考古。
樊昌生说,东周大墓发现了47口神秘棺材,只有1口主棺,其余的死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死者死亡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个墓,在周围还没有更大的主墓?“我们这次实施航空遥感考古,就是希望通过航拍获得的信息找到主墓的线索,揭开这些谜团。”他说。
此外,考古专家此前对靖安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遗址。”樊昌生说,人站在地面上,很难看清地形地貌到底是怎样的。通过采取载人航空遥感考古的方式,考古专家从空中看地面,希望发现细微差别,寻找新线索,进一步摸清靖安古遗存的整体布局和相互间的关系。
“这次航空遥感考古结束后,我们将对遥感拍摄的照片进行冲洗,然后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国家档案馆等地获取所拍摄区域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图片进行比对,以解开更多谜团。”樊昌生说,此次航空遥感考古的结论约需半年后才能得出,届时将向社会公布。(沈洋 于佳欣)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