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古城路一家报刊摊点的罗女士卖给读者一份“十年规划”的地图,第二天,该读者拿着地图回到摊点,向罗女士反映称地图上的标识不真实,一些重要的地点都没有标出。罗女士这才知道,她从中间商批购来的这些地图是“问题地图”。6月21日,广西省自治区测绘局等8部门就市场上的“问题地图”展开专项治理行动。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的“问题地图”难以整治,还因为相关部门存在监管难。
调查:“山寨”地图在报刊亭有售
6月22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南宁市一些报刊摊点所卖的地图,大多是从邮局进货,也有一些批发商骑着车子拉着地图给他们送来;有些是低价批发,有些是进一定量的杂志时配送的。相对于邮局进货,与中间商拿货成本要低一些,在2元至3元左右,当然零售价也会低一些。
在古城路的一家报刊亭,摊主给记者拿出了两个版本的地图,一份是广西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另一份地址在北京的一家编制单位出版的。记者买了两份同样是今年2月版的地图回来仔细比对,发现“南宁城区交通图”上就有不少问题,一是标注不详细,如南宁不少高中都没有标示出来。二是一些标注点与实际地点对不上,如北湖路小学,实际地址在北湖北路西边,在该地图上却被标到了北湖北路的东边。三是一些已经更名的地点,地图上还是沿用旧名,如金湖广场,地图上却仍标旧名“五象广场”。另一家报刊亭的摊主罗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在卖两个版本的地图,售价分别是6元和5元。她一般会拿出6元的给顾客。“6元的较详细。但很多人不在乎地图质量,只关心价格,这时我才会拿出5元的地图给他。”
探访:正规地图绘制工序复杂
正规的地图是怎样绘出来的?22日上午,记者在广西地图院一间工作室里看到,工作人员戴着专业眼镜,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影像图一笔一画地描绘。“地图的绘制很复杂,要经过很多环节。”广西地图院总工程师韦清嫄给记者介绍,绘制地图时,在采集原始数据方面,一般要派外业队实地考察测量,或是拿到航空测绘影像图。外业队实地考察要做大量工作,即使靠飞机通过摄影拿到航空影像,也需要一笔不小的成本,而要买卫星影像图,价格更是不菲。
那么,城市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地图如何才能保证与实际地形一致呢?韦清嫄总工程师告诉记者,这只能靠地图出版单位不断地更新。一方面通过专门软件将新旧卫星图进行叠合,自动识别出变化所在,再经过人工加以绘制;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随时到交通、建设等部门了解城市变化,特别是公交、道路等信息,以便在编制城市地图时作出改动。因为更新成本高、工作量大,通常广西各大城市正规地图多是一年更新一次,最多两次。而山寨地图不会做到这一点,难免错漏百出。广西测绘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寨地图的盗版者只是对正规地图进行复制,就拿到市场上销售。
监管:须多部门联合整治山寨地图
现在的复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么发达,要盗版一份地图很容易。那么,对于不规范的山寨地图,应该由哪些部门来监管?
广西测绘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图属于特殊出版物,其发行要有审图号、统一书号,还要标明编制单位,出版单位或地图来源。对地图的编制、印刷、出版、展示、登载的管理,不仅是行业资质管理问题,还涉及到版权管理、国家安全等问题。该如何规范和整治,要看具体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地图属于盗版或侵犯版权,须由版权局进行管理;如果地图涉密,须由保密局进行整治;如果是流通领域的问题,还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以打击;而在网络上的不规范展示和登载,还需通信管理部门进行监管。正因如此,地图这种特殊出版物,相关部门面临监管难题,必要时,须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蒙进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