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美国发射探测卫星拍摄宇宙写真

NASA14日发射一枚探测卫星,用以探测包括可能对地球存在潜在碰撞威胁的宇宙星体。法新社说,这枚卫星号称是“有史以来最敏感的宽角度红外线探测装置”。它将在距地表5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运行10个月。

  新华社今日上午专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4日发射一枚探测卫星,用以探测包括可能对地球存在潜在碰撞威胁的宇宙星体。

  这款绕地飞行的卫星名为“宽域红外线勘测探测仪”(WISE),主要借助红外线勘测地外至少20万个不同星体的大小及位置,同时拍摄成图。美国科学家希望借助这枚卫星了解地外星体情况以及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移动星体轨迹。

  “当我们发现这些星体,我们就可以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准确信息,由他们决定如何避免这些近地星体与我们相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共事务官J.D.哈林顿14日说。

  这枚卫星于当地时间14日清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卫星原定本月11日发射,但发射工作组在指定发射时间前及时发现运载火箭推进器故障,卫星发射由此推迟。

  法新社说,这枚卫星号称是“有史以来最敏感的宽角度红外线探测装置”。它将在距地表5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运行10个月,测定对象主要为先前难以观测的星云、宇宙尘埃群、低亮矮星以及星际间暗淡的小行星。

  这枚卫星的绕地周期为6个月,服役期可绕地一周半。在此期间,凭借红外线探测,卫星视角将覆盖从近地到整个银河系的立体空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援引宇宙勘测学家爱德华·赖特的话说:“上一次我们使用红外线绘制天空星图是在26年前,此后我们淡忘了红外技术。如果把上一次我们使用红外线绘制的天空星图比作是印象派画作,那么这一次一定是写真作品。”

  赖特说,26年前美国发射的一枚红外线探测卫星的绘图分辨率只有62像素,而如今搭载成像设备则高达400万像素解析力,它能捕捉银河系内“最微弱”的星体,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所处星系的真实全貌。

  科学家还相信,这枚探测器能为人类介绍许多先前不为人知的宇宙新邻居。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