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机制在制度上保证了测绘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测绘。但是,目前该项工作推动乏力,成功案例尚少,更多的是很多政府部门和行业借用电子政务的东风建立自己专属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这种各自为政、自建炉灶的做法暴露出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重复测绘和众系统间难以兼容等问题,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阻碍了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建设,着力解决共建共享回报率低和开发经费不足等难题。
一、加快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建设,主动共享既有的测绘成果
(一) 积极筹设和完善本级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测绘成果分发系统)
根据国家测绘局有关测绘成果分发系统建设要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上下合力,积极筹建和完善本级测绘成果分发系统,才能有利于发挥测绘成果分发系统先进的实时、到位和急人所需的作用。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元数据库,实现测绘成果目录信息的及时更新与联动维护,建成测绘系统内标准统一、多级互联、安全可靠的分发服务系统,各级测绘成果分发系统之间实现目录信息高效互通和非涉密测绘成果实体的在线服务。使测绘成果分发系统成为测绘生产力的展示平台,努力地做实做好测绘服务这件事。
(二) 加强与现有大客户的合作,推进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
以测绘成果分发系统为基础,利用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协助政府机构和社会各行业建立专属地理信息系统及专属图层,丰富测绘成果分发系统内容。加强与交通、电力、水利等传统大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以双方测绘成果互换共享为基础,帮助对方完善其专属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增加或更新测绘成果分发系统中的该行业专属图层。这种共建共享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双方力量,做到各司其职,发挥所长。既保证了数据的快速更新,又避免了重复测绘,整合了测绘资源,扩大了测绘行业的参与力。
(三) 未雨绸缪,积极为潜在客户做好测绘服务准备
加强调查研究,有选择地确定潜在客户,及客户未来需求方向,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相关部门或行业的业务图层立项开发。例如,开发农业部门所需的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层。使用户通过网络可以轻易了解本级基本农田分布状况,细致到每户农田的归属、面积、形状及归属者详细的个人信息等,甚至可以随时联系到具体的自然人。基于这个系统,主管部门能够了解到基本农田的第一手资料,对本级所属农田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更好地指导和影响农业政策与管理行为。
(四) 增加领导决策和公益性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层的开发
领导决策和公益性事业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的方方面面,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筹建要迎合这些需要,使测绘服务覆盖到整个社会,由宏观到微观,从综合到类别,由遥控指挥到临场作业等。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应急突发事件时,快速、准确的测绘服务将对事件的判断与处理起到重要作用。在使用测绘成果化分发系统时,决策机构和公众通过输入特定信息就能方便地进入所需图层,快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同时也避免了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因此,增加领导决策和公益性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层的开发投入,对提高测绘服务水平和测绘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拓展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的思路,激励和引导测绘成果共建共享行为
(一)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新测绘产品开发投入模式
当前,政府财政对测绘行业投入相当较低,民众测绘意识比较淡薄,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测绘产品的开发是可行的。允许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参与项目开发,以参与开发为资本,实现测绘产品的开发模式、质量与数量的新飞跃。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要拓展测绘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对于民间资本的参与要大力扶持,特别是对潜在市场项目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测绘资源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测绘行业的发展才能走出瓶颈,才能茁壮健康成长。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民间资本的活跃性,保证资本投入的安全性和回报率。
(二) 树立开放型理念,创新共建共享的运转和实现模式
过去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简单地认为,共建共享就是互相免费,就是简单地交换测绘成果,或者是来料加工变相地收取费用。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推进不力,成功的案例比较少,更多的时候是等着用户上门来要求共建共享。显然,这种工作方式落后了,我们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勇于尝试,大胆地走出去。允许测绘成果分发系统及专属图层按规定附加收费性广告,实现预支成本的回收。对未共享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购买、交换和作为投入资本等方式进行共建共享,用实际行动丰富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三) 拓展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图层自主创建功能
任何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测绘成果分发系统上创建自己的图层,允许在图层上叠加或标注专有数据。对用户愿意共享的数据,待专设机构审核通过后予以接受。根据双方意愿,用户有权向系统管理机构出售自己的图层,用户拥有索取共享数据工本费等权利。对军事设施和涉密单位等危及国家安全的共享标注不予受理。
三、完善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机制,确保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 营造测绘行业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测绘行业与其它行业的互生性较为普遍,各行业对各自测绘专业的保护也由来已久。如何打破这种行业保护是测绘事业发展道路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善于营造行业内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各方竞争,更要明白“保护的孩子长不大”的道理。对财政和其它投入的项目要按照既定程序和规定,公开竞标,严防违规和暗箱操作,保证竞争的公正性,避免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不公平事件发生。从我做起,严于律已,长期持久地做实公平竞争这件大事。
(二) 加强测绘宣传,增大财政投入
利用有社会影响力的测绘项目加强测绘宣传,树立现代测绘人的良好形象。如国家测绘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三批名山测高活动,意义深远,影响巨大,促进了名山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增进了民众对测绘行业的了解。增加与民生相关的公益性测绘产品开发和投入,为民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完善、便捷、优良的测绘服务。在为政府和其它行业提供测绘服务的同时,借用各方力量加大测绘宣传,共同完成待开发项目的立项与审批。
(三) 积极推进汇交测绘成果的再利用,增加汇交单位收益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测绘成果分发系统对汇交的测绘成果进行挂网公布和推荐,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帮助汇交单位实现利益最大化。测绘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测绘成果提供的法律法规对此行为进行依法监管。进一步拓展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的路子,提高测绘成果汇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加强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培训和推广
加强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应用推广与后期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用户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固定用户数量,发展新的用户群体。在提供客户使用时一定要坚持先期免费使用和服务,着眼长远,努力地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要积极宣传系统的独创性和实用性,联系实际帮助用户解决困难,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测绘资质单位对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应用和再开发能力的培训,定期组织专家与测绘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测绘成果分发系统的应用深入到具体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提高测绘成果汇交的积极性,使测绘成果共建共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王明强 河南省测绘局测绘成果与地图管理处)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