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十二五”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协会会长常志海做了题为《助推和见证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15年》的报告。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会长常志海
以下是报告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在协会今年的年会及专家论坛举办之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曾经担任过三届名义会长的胡其立同志,曾经担任过会长的张清部长,王志刚同志和理事会的全体成员表示由衷的敬意。为体现务实节俭低炭的要求,于是将今年的年会及专家论坛结合在一起进行,协会成立以来的15年,是见证和我国中国导航产业发展的15年。今天我代表常务理事会报告的题目是《助推和见证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15年》一共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协会的成立走向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序曲。为了推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从这一年的1月22日起,国家测绘局就主动会同23个部位着手研究筹备成立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在筹备会主任的主持下,先后召开了筹建座谈会,筹委会预备会和三次筹备会工作会议,历经一年零九个月的精心筹备。在此情况下,协会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在我国即将启动北斗卫星导航实验系统建设,刚刚投入全面使用的重要时刻,我国开始着手成立技术应用协会,我们不得不对具有这样前瞻性思维,所有的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佩。协会的创建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正是协会的应运而生,奏响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序曲,认真回顾15年来,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协会创建和发展的15年,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存活到从萌芽到发展,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创新的15年,协会成立的15年是助推和见证我们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15年。协会成立以后,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立即着手建立与美国卫星导航的联系,努力打开对外交流的大门。在协会成立的最初几年间,先后组织了对全国GPS网的连测,发出建立我国GPS服务体系的倡议。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到国外参加导航这个国际学术大会。与中央媒体合作,拍摄电视节目,向社会公众普及车辆应用GPS的技术和知识。努力促进全球定位系统的普及应用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和企业家们的不懈努力,社会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90年代中期的孕育期内迅速萌芽。1994年GPS正式投入民用后,全球的GPS应用开始进入高潮。地震监测等诸多的领域的应用迅速向公安、交通、电力、电信农业等各行业的应用扩展。GPS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孕育和萌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0年代中期,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开始萌芽后,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10月就得到了国家卫星应用经费的应用,得以研制成功第一代移动目标交通与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银行运钞车的监控与管理。1995年7月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成立后,98年就承担了上海市特别下达的汽车车内自主导航系统,重大科技公关项目,实现了以电子地图为背景的显示屏和语音导航,并于2000年7月通过鉴定,1997年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制订、开发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形成了第一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规划,也是在这一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四维公司与丰田集团合作,开发除了适合我们国情的汽车导航系统,有关资料显示在1994年—1999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孵化期内国内相应技术的应用技术与卫星导航相关的产业、企业已经达到100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其中珠三角地区就达到60家之多,这些企业中以生产、加工企业为最多达到60家,其余为经营批发企业、商业服务企业等等。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我国90年代成立企业,绝对数并不算多,但从企业类型、覆盖的领域来看产业发展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这是90年代的规划。
第二个部分,2000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行了快速发展的十年,经过90年的萌芽期后,2000后,特别是是2005年后,我们卫星导航产业步入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从2002年起,国家发改委连续实施了卫星导航产业化专项,科技部也在“863”计划列入了专项支持,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2005年的五年间,我国从事卫星导航产业的企业快速的涌现,在2000年后的第一年时间里,我国就兴建了从事于卫星导航相关的企业超过了1000多家,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小企业,形成年额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大约只占总数的15%左右,直接从事卫星导航产业应用的人员已经达到10万左右,从人员数看,在直接卫星导航应用的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约占39%左右,技术服务人员约占8%左右,可见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已经成为技术产业。
从这种形势来看,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根据工商部登记资料到2005年后我们卫星导航产业内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2500多家,逐步统计在这些企业的创办过程中,社会总投资累计已经超过了100亿元,2005年我们卫星导航产业的总产值也是刚刚超过100亿。当时,除了国外知名品牌有比较丰厚的利润以外,绝大多数企业实际上都是处于投入多、产出少这种状态。应该说民营企业家和民营资本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想我提议我们为早期为我们卫星导航产业奠基的这些民营企业家对他们表示有种的敬意!
经历了近5年的涌现期以后,2005年以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出了快速成长期,在目前我国拥有的6200多家企业当中,60%以上都是2005年以后兴建的。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汽车前装市场起了打头阵的作用。2006年我国汽车前装卫星导航设备的车辆14.7万台,增长值为2.8%,其后逐年快速增长,2009年预装卫星导航设备车辆的销量已经达到36.9辆,比2008年增长了近10%。前装导航的系统的市场规模也达到55.72亿元,同比增长了6.8%,车载导航电子地图销售额也达到3.62亿元,62亿人民币,比上年也增长了7.5%,同比增长了6.8%。在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前装市场年年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上的优势,便携式导航设备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2006年至2009年间,我国PND的销量呈爆发式的增长。比上一年增长了30.6%。到了07年就一月达到了96万台,又比06年增长了144%。2008年销量进一步达到250万台,这个百分点又增长了71.35%,到2009年,这个销量更是达到了214.2万台。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功能手机的销量是19.9万部。到07年,出货量就达到了27万部,已经是2006年的5.38倍。08年仍实现了195%以上的递增。到09年,更是一跃达到了531万部又比上年增长了41.4%。未来几年,3G手机还将继续升温。由于2003年以后GPS监控模块价格大幅下调,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发展。全国的装车总量达到了50万台。2009年,我国GPS监控市场发展明显加速,在2008年装车总量达到80万台的基础上,进一步跃升到了120万台左右。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产GNSS产品发展态势更加喜人,市场占有率仅有16.7%,也就是说国外品牌占据了我国的八成以上的市场。2005年以后,国产GNSS的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市场占有率比2004年翻了一番。2006年进一步达到51.7%,也就是说到06年我国国产高精度的GNSS这个市场我们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跃升到了78%。而进口的品牌市场占有率由过去的83%下降到了09年的22%。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2008年,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规模仍然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长期以来,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受制于人,严重束缚了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随着2002年以来,国家重大产业化专项和科技专项的连续实施,以及包括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在内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落实,不仅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与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维公司建设了覆盖全国的导航电子地图,动态更新网络体系,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成熟的商业化导航电子产品,并投放市场。2004年以研制成功GPS相关系芯片,国家大政策的支持和吸引,也促成了2004年以后,多批留学海外设计经验的芯片团队先后回国。北京联合星空等等。都是早期留学创业团队。其中多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终端芯片研究项目于2005年底通过了验收,2005年8月,西安微电子华讯公司,北京某公司也研制成功GPS相关芯片。2006年重庆某研究所研制成功GPS双模射频芯片。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2009年8月,东方联星生产的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相当和优于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的性能。产品的跟踪灵敏度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先进接受机的水平。该芯片能够支持全部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及这些系统的所有的频点,创造性地设计了统一的可配制的硬件架构,使相同的硬件单元和处理来自不同系统的信号。目前国内有几家企业研发的北斗二代射频芯片已经基本成熟。机带方面已经调试成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8月13号,北斗星通公司,先后已经有6家企业陆续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其中高德软件公司还成功地登录到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
第三个部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快速腾飞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在产品服务管理技术队伍市场,政策与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已经不如了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及机遇期。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当前,十二五规划,卫星导航产业作为国家高科技产业,自2002年起国家发改委重点实施卫星导航产业,在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中,卫星导航又被国家纳入七大新兴发展规划之中,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扶持,将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随着北斗卫星的发射,我们的速度正在加快,产业化应用已经提到了很高的战略日程。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诸多领域。在我国北斗系统建设速度加快,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必将大力扶植和推动自主导航定位系统的产业化,这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在重要行业中的应用,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产业化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卫星导航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为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商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卫星导航系统基础类产品,终端产品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所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进一步快速腾飞奠定了基础。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绽裂升级的新形势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各项发展政策,选准切入点就一定能够使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快速腾飞。在国家推进融资的环境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也必将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上市。通过融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推进企业发展,也为企业建立现代这些公司的上市也为他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动力。
最近几年,我国卫星产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大概是50%左右。我想即便我们不按照近年来这么一个50%左右的增长率这个进行保守的估计,更有一些估计,当然要达到4千到5千亿,我想到那个时候,卫星导航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中当会大大地提高。
当我们看到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大好形势的同时,我想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卫星导航这个产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依靠进口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规模依然较小。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市场行为不规范,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抓好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大系统建设的同时,就必须组织力量大力地搞好终端,切实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应用特点的技术和应用标准体系。必须把好卫星导航产品的市场准入关,加强质量监督和监测,必须按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企业间的整合。努力把我国的卫星导航企业做大做强。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旺盛需求提供的强劲动力,只要我们全行业奋发进取,不断抓住机遇,在技术进步与创新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够使我国从卫星导航应用的大国,变成产业发展的强国,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进一步快速腾飞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