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2010'测绘学会年会召开 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致辞

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宁召开,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在会议上讲话。该会议以“提升能力、服务民生”为主题,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3sNews视讯传媒作为独家媒体支持,对此次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3sNews讯 11月9日上午消息,以“提升能力、服务民生”为主题的“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局、中煤航测遥感局、江苏省测绘协会承办。3sNews视讯传媒作为独家媒体支持,对此次会议进行全程直播。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出席会议并讲话。

  

泰伯网

  图为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现场,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讲话

  以下是致辞全文:

  尊敬的徐德明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院士、同志们、今天中国测绘学会在我们江苏南京召开2010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测绘科技精英共聚一堂,工商测绘科技进步,共谋测绘事业的发展大计,我们既感到负责高兴和荣幸又深受鼓舞和鞭策。再次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对年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出席会议的各个领导、院士、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的事业,测绘行业是高科技的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测绘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测绘事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测绘部门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国测绘学会作为我国的学术性和科普性社会团体,汇聚的众多的测绘科技人才,通过每年召开学术年会的方式,交流最新成果,推广测绘科研程度的转化和应用,有利推动了我国测绘科技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本次年会召开正处在新老五年计划的交替之际,这是对十二五时期测绘科技发展的展望,比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国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为。

  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增长快,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强的省份之一,我们认识到经济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事业的保障,测绘事业只有在社会事业的保障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把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能力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组成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测绘工作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1万平方公里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任务,一比一万公里比例尺覆盖了全省。二是测绘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依法加强统一监管,积极实施测绘市场准入,测绘资质审批,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测绘市场的秩序。三是测绘保障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服务型测绘建设,为城市规划、二次土地调查,沿海开发等及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充分发挥基础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公安安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提高测绘自主创新能力,建成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技术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学会和各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再次我代表江苏省政府对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学会和各兄弟省市区,多年来对测绘工作给予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省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这对全省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测绘部门一定要珍惜这次测绘学术年会在我省的召开,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努力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江苏由测绘大省向测绘强省迈进。一是要坚持把服务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及时提供详细的社会信息资料,服务科学发展,围绕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重大科技项目建设,积极提供地理信息,服务重点建设。围绕社会的需求,大力推进测绘产品的社会化、大众化应用,推出有社会公共的产品,服务群众生活。二、坚持把依法监管作为我们的职责,积极推动全省行政管理建设,充分加强市县测绘管理队伍,加大对测绘成果、地图编制等管理力度,强化测绘公共服务,地下管线测绘,测绘应急保障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在法制建设上,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全省测绘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和市场环境。三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测绘事业发展的不捷动力。进一步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测绘科技创新基地和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另外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提供实时高效的测绘为目标,带动测绘科技的整体发展。四要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测绘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以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建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形成测绘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以提高人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规范化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考评的机制,形成测绘人才成长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形成测绘人才成长的动力。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祝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年会圆满成功,谢谢。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