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三种地铁图各有利弊
乘地铁的人都知道,在上海的地铁车站,乘客一般能看到两种地图。
一种是只有12条地铁线路信息的“轨道交通示意图”。这种地图为了追求美观和整齐,对各条地铁线路进行了变形处理,它的优点是乘客能够一眼就看清自己要乘坐几站、要在哪儿换乘,但它的缺点是因为变形后,损失了部分地理信息,乘客无法得知自己的目的地离出发地有多远。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3sNews 配图)
而另一种是 “上海市城市道路地图”,对于地铁线来说,也就是等比例的线路图,这种地图没有通过变形处理,能向乘客提供各站间距、郊区车站离市中心距离等宏观信息,其缺点是“地铁”这一元素在地图中不显眼,乘客查询起来不太方便。
此外,现在还有一种网络数字地图,虽然也可提供测距功能,但因为其不能代替打印图纸的整体感和便捷性,所以不适合在车站进行橱窗展示。
网友:不再被“假象”所迷惑
近日,地铁粉丝简称“铁丝”“vet-eranhit”在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论坛上,发布了自己的作品“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等距轨交线路图”。
“如何能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一直是个难题,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尝试。 ”他表示,考虑到这种地图信息量大,且要符合乘客快速浏览的需求,所以参照了地理等高图的原理,制成了这份地图。
地铁粉丝制作的轨道交通等距离线路图(3sNews 配图)
记者下载了这张地图看到,“等距图”就是由一系列同心圆变形而来,以实线间的间隔1KM、虚线间隔2KM来标识出每个车站到市中心人民广场的距离。 “通过这个地图,乘客就不会被2号线东延伸段或者1号线北延伸段的‘假象’所迷倒了。 ”
“veteranhit”举例说:“地图上,2号线浦东国际机场和1号线富锦路与人民广场之间的间隔,从视觉上看距离是差不多的,但事实上,前者有30公里的路程,而后者只有18公里。”据“veteranhit”透露,他正在进一步核实各车站之间的距离,使得自己的“等距图”数据更详细。
运营:对创意予以肯定
该地图在轨交论坛上发布后,得到网友的一片赞扬声,有的网友不但十分支持“veteranhit”的创意,还纷纷提出建议,共同美化“等距图”。
网友“wbdggwbdmm”表示,这个地图相当好,站与站之间还有公里数,看起来也很轻松。而网友“心静思远”则提出建议,是否能在等比例不变形的上海地图上,做一份等比例不变形的地铁线路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地铁线路的疏密和站点设置的远近。
地铁运营方对网友的创意给予充分肯定,不过,因为所有对外公布的数据都是需要由测绘院提供,所以如果要借鉴这种地图,也是需要双方合作的。(王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