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指出,大马土地测量及图测局今年5月推动的“电子地籍”(e-Kadaster),虽能将土地图测批准时限从两年缩减至两个月,但希望未来可一天内解决。
他说,该局“电子地籍”对大马土地行政起莫大影响,能加速批发地契,若进一步采取革新、创意管道,他有信心该局一天内可批发图测。
一般上,土地局发出地契前,都交由土地测量及图量局先测量土地,根据该局旧有作业标准,须两年内批发图测。
他今早配合该局成立125周年及推介“电子地籍”时,致词时这么指出。其他出席者包括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拿督道格拉斯、副部长丹斯里佐瑟古律、秘书长拿督祖奥及大马土地测量,以及图测局总监拿督阿都卡迪。
慕尤丁说,该局也采取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卫星进行地理空间及测量工作,这些技术也用在农业局、大马遥感卫星、工程局、首相署经济策划局及产业评估及服务局。
“我国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面对五大阻力,所以需要尽快拟定兼具保密及资料安全用途的地理空间法令。”
这五个阻力包括(1)各机构储存本身资料,没有一个综合资料基地;(2)各机构缺乏合作,没共享资料;(3)难以取得数码资料;(4)资料保密及安全;(5)缺乏处理软件及资料库的专家。
他说,新法案是专门及全面处理相关资料,涵盖管理、共享资料、整合资料及规范标准内容。
“目前,国家图测及地理空间资料委员会正深入研究这项新法案。”
我土地测量图测局 面对谷歌地球挑战
另一方面,副首相也说,大马土地测量及图测局(JUPEM)面对“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挑战,前者应供最新且准确的土地测量讯息给大众。
他说,该局须确保本身仍是最重要的地理空间(geospatial)讯息供应机构,经常更新本身讯息资料,以满足大众的各种需求。
他透露,谷歌地球已能准备一些基本的地理空间资讯给大众,它不仅考验大马土地测量及图测局,同时对全球各国土地测量机构带来考验。
他指出,该局须使用最新科技,满足市场需求,并加速工作效量及削减成本。
他透露,该局角色吃重,任务包括发展资料基地(pangkalan data),部份资料更遗失了,该局须与各造携手合作重建资料。
此外,副首相也表扬该局4名前任总监,包括逾8旬的拿督符保罗、拿督茹善章、拿督阿都马吉及拿督哈密阿里。
该局周四推介的“电子地籍”共耗资2亿8700万令吉,至今已成功测量及储存730万块土地资料,这套系统也提提供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的使用便利,方便土地局等机构使用。
此外,国家银行及大马邮政公司也配合该局成立125周年,推行纪念币及首日封。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