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游客对旅游景区景点的了解一般来自文字、图片、电视节目等,再加上朋友介绍或者旅行社的介绍,可以说基本上是‘二手’资料。但是,随着平台第二阶段的建设成功,可以让游客还未到景区,在互联网上就可以‘亲眼’看到景区当前的景色,包括景区的客流量。”昨天,从《昆明市‘数字旅游’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听证会上获悉,昆明市即将启动“数字旅游平台”建设,等第二阶段2012年建设完毕后,市民在旅游前可以过网络预览昆明市各大景点。
“昆明‘数字旅游平台’将分三个阶段建成。在第一阶段,将用电子行程单将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串联起来,达到数据采集目的。同时,将同步建成行业监管平台、移动执法平台、案件投诉管理平台、位置服务平台、协同办公、行业资讯交互平台。”在听证会上,昆明市旅游局信息处处长董荣介绍,在第二阶段,将以第一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共享中心,实现对外全方位展示平台及对内交流平台,建立数字旅游数据中心、旅游资讯用户、应急平台、票务/酒店预订/车辆租赁、地理信息、网上景观,通过WEB/WAP、触摸屏、电子屏等实现对外宣传展示。“在第三阶段,将以第二步的数据为基础,融合旅行社路线、景点门票、飞机票务、车辆租赁、宾馆预订、餐厅预订等全行业信息的电子商务平台。”
董荣介绍,在第二阶段建成“网上景观”,将通过全球眼传输景点的实时视频图像,因而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互联网用户在浏览这些视频时会产生到昆明旅游的兴趣,从而产生旅游营销的效果。同时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实时视频了解景区当前的天气、客流量以及景观特色,从而灵活确定自己的行程。”董荣说,全球眼除了为游客提供服务外,更主要的是提供给景区的管理人员和政府主管部门实时监控景区状况。景区管理人员和政府主管部门不管在哪里,只要连接上互联网就可以实时查看景区的动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还可以较为准确地统计出景区游客流量、分布情况等数据,为旅游主管部门服务。
“在第一阶段建成的‘位置服务平台’将采用GPS、GPSONE、LBS复合定位手机。这样就为旅游部门的应急处置,旅游部门规范监督服务质量提供了便利。”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信息监管处处长张鸿介绍说。(乔长红 王筱)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