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互联网地图大事记(1999-2010)

3sNews带您回顾中国互联网地图十一年发展的历史轨迹

  1999年5月 图行天下(Go2map)上线,推出国内首个互联网地图服务。

  2003年 Mapbar 图吧正式开展服务。

  2003年4 月 Mapabc 地图无限正式开展。

  2004年1月 北京图盟科技公司成立,同年5月MapABC正式上线。

  2004年 北京灵图软件公司推出“51地图”。

  2004年10月 Mapbar推出Map666网上地图查询平台。

  2004年11月 杭州阿拉丁公司推出E都市杭州,乃成为全球首个三维仿真网络城市。

  2004年12月 国家测绘局印发《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标准(试行)》。

  2005 年1 月 中搜推出地图搜索服务map.zhongsou.com

  2005年4月 搜狐网斥资1180万美元收购图行天下,在其基础上推出“搜狗地图”。

  2005年6 月 iAsk 爱问推出本地搜索服务bendi.iask.com,并在所开通的城市与当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展开合作,在手机上推出类似的本地搜索服务。

  2005年8月 51地图开放地图API,成为国内首个免费开放地图API的GIS企业。

  2005年9月 百度地图正式上线,合作伙伴为图吧地图。2005 年9 月与此同时, Google 在华推出本地搜索服务bendi.google.com。

  2005年10月 搜狐公司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搜狗地图成为北京奥运会在线地图服务提供商。

  2005年12月 Mapbar 和通联无限展开合作,联手推动中国地图搜索联盟。

  2006年 高德软件收购北京图盟科技公司,为谷歌、新浪等提供地图服务。

  2006 年5 月 Sogou 搜狗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地区推出卫星地图和网友标注。

  2006年7月 城市吧网站上线,国内出现首个实景地图网站。

  2007年2月 国家测绘局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的意见》。

  2007年2月 谷歌中国地图搜索服务正式上线,其合作伙伴为MapABC。同年,谷歌在中国开放地图API,掀起了企业、个人网站调用地图的热潮。

  2008年2月 国家测绘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的意见》,要求净化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环境。

  2008年4月 丁丁地图更名为丁丁网,随后逐渐走本地生活信息搜索的路线。

  2008年5月 微软公司在中国正式推出Virtual Earth地图搜索,后随着微软推出“必应搜索”而改名为“必应地图”。

  2008年8月 网易有道地图正式上线,使用51地图数据。

  2009年1月 高德软件公司签约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导航地图及应用服务项目独家赞助商。

  2009年5月 新版新浪爱问地图上线。

  2009年6月 新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把互联网地图服务纳入测绘资质管理范畴,增设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标准。

  2009年6月 瑞图万方推出了365地图,并开发了支持多平台的手机地图平台、365地图手机WAP版、互联网桌面版。

  2010年4月 百度地图宣布开放地图API,开发者可以通过JavaScript在百度地图中制作个性化的LBS应用。

  2010年5月 国家测绘局出台新《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并于6月颁发首批互联网地图服务商牌照,其中包括百度、搜狗、MapABC、Mapbar等七家首次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的厂商,但不包括谷歌地图。

  2010年5月 四维图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0年7月 高德控股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

  2010年7月 腾讯搜搜地图测试版上线,至此,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已全部提供在线地图服务。

  2010年9月    中国首个实景三维社区平台“我秀中国”测试版上线,首推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