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网 老白 | 文
近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规划》要求,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加快推进北斗时空基础设施应用及智能化运营体系工程建设,开展北斗时频网建设,推进重点企业电力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终端应用试点。
在电力行业,北斗应用主要有输电杆塔姿态监测、导线舞动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精准授时服务、短报文通信等。
2020年,国家电网在全国建设了1200座北斗地面基站,形成覆盖广泛的电力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
据悉,其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可以为电力客户提供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实时定位,毫米级事后定位和纳秒级授时服务。
其中,米级定位应用主要包括电网生产和公务车辆管理、电网资产定位等场景;分米级和厘米级定位主要应用在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自主导航、作业现场安全监管等业务领域;事后毫米级定位主要应用在输电线路塔基沉降和线路走廊地质灾害监测方面。
去年国家电网宣布,将构建电力北斗2161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战略体系、六大电力领域场景化应用、通导遥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等,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时空感知体系,为智慧能源应用提供高精度时空基准,为电网数字孪生提供技术支撑和门户入口。
除了北斗应用,《规划》在智慧能源、智慧风电、智慧光伏、智慧水电、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能油气官网、智能化煤矿等领域,都部署有不少涉及空天领域的示范应用工程,包括:
智慧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光伏电站数字化、无人化管理,水电智能化建造、智能监测和巡查,油气管网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规划》的划分比较细,而业界则将电网上中下游的数字化、智能化统称为智能电网,其产业链涵盖发电、变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