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网 老白 | 文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精彩绝伦的科技手段惊艳世人。
早在2019年,北京冬奥和冬残奥组委研究决定,由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技术保障实施单位。
据了解,在4日晚的开幕式上,航天科技集团共承担了地面舞台(含旗杆设备)、威亚、火炬、冰立方(含五环)、指挥监控、通信系统、地面显示系统、冰瀑、指挥中心、央视视频播放及VR、视频渲染机房等11个大项目。
具体而言,由一院15所负责400吨重的冰立方升降系统、威亚系统建设,六院11所(京)和101所研制主火炬燃烧系统,一院15所、12所分别建设鸟巢的舞台系统和巨幅地屏。由一院12所大道公司开发开幕式通信系统,并基于“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了开幕式的指挥监控系统。
除上述之外,航天科技集团支撑冬奥会的行动还有很多:建造了我国首座体育风洞,与中国一汽联合研发制造了我国第二代雪车,为冬奥会提供医疗救护直升机等。
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曾多次对航天团队说:“我负责精彩,航天负责成功。”
事实上,整个冬奥会背后都有空天产业、空天技术作为支撑。
2017年,山东、上海等地多家地信企业承担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的测绘测量任务。
4年间,来自山东的地信企业完成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全部11条索道(9条缆车索道、2天拖牵索道)的选址测量、安装测量和运行检测。
来自上海的地信企业,应用GNSS、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BIM等技术手段,为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建设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现代测绘技术支撑和保障。
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了打造“最快的冰”,国家速滑馆对冰面混凝土基底平整度建设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即任意5m区域内高差不超过±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