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金投产业这件事上,深圳不是闹着玩的。
盯上了商业航天产业,深圳公开出台政策,支持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企业围观深圳撒钱
深圳对航天产业的重视或许在土地、大楼配套上体现得更为直接。
一度作为深圳宝安明星项目的天谷大楼,正由于当初政府提供的便利,得以建立在宝安区的核心区域。
彼时天谷项目被称为“千亿级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集卫星互联网研发、商业运营、产业聚集、产业孵化演进的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卫星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2017年,大楼由深圳卫星互联网民营企业华讯方舟投资开发。当时,天谷大楼拿到地皮时,售价仅有3万/平方米。
而在《2015年宝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及“以产权换股权模式推动华讯方舟中国天谷项目成功落地”,可见深圳对卫星互联网的厚望都寄托在了这座大楼里。
有落地在深圳多年的航天创企表示,两三年前,公司通过深圳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入驻深圳。“除了低税收,当时政府还和我们约好要划定一个楼。”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的优势很明显。“说白了就是有钱,政府资金比较雄厚。”
“以航天为代表的新经济作为下一个产业热点,本身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特征,前期肯定离不开政策和资本的推动,包括相关的应用场景也需要政府采购、支持”,民营航天企业零重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如文件中提及:鼓励政府各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根据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优先使用卫星技术,优先采购卫星相关数据及产品;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公益服务职能,鼓励建立面向各行业部门,提供多场景支持的卫星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设计及招标等领域优先向卫星及应用产业倾斜。
对此,零重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在产业方向上的选择是比较有前瞻性,决策层准确洞悉了航天产业的特点,在上中下游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策,也愿意下重注来培养和扶持新产业,体现了深圳在航天商业化领域深耕布局和吸引航天相关人才的决心。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