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将两架无人机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显示出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团队介绍,未来,可以利用高空巡航无人机建立距离300公里以上的量子链路,再由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城市和农村的小范围量子通信,利用无人机编组的灵活性搭建移动量子网络。
祝世宁院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量子网络,就必须实现无人机‘从一到二’的跨越。”
去年,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无人机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纠缠光子分发,我国学术刊物《国家科学评论》报道了相关成果。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