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退休后的这段时间,联想正在向着智慧城市赛道发足狂奔。
联想仍然是PC市场的NO. 1,但守着这本功劳簿,联想甚至已无法跻身中国科技企业TOP 10的行列。如今,离开了柳传志这位76岁老人的庇荫,36岁的联想不得不独自面对风雨。转型智慧化,已经是联想摆脱中年危机的被动选择。
01 智慧城市的“插班生”
2019年12月18日,柳传志的女儿、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微博晒出了多张与父亲及其他家人的合照,祝贺父亲退休:“恭喜75岁老爸光荣退休,祝每天老头和老太太遛弯愉快。”此后一年,柳传志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另一边,与其同龄的任正非,却在女儿被困加拿大后一反多年低调的风格,频频接受采访,“留下给公共关系部打工。”
两家企业各有各的难处。但相对于华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要同时面对复杂的市场大环境与内部转型之痛的联想似乎更难。快速完成智能化转型,几乎已是联想唯一的可选项。
“联想是推动智能化转型要素资产最齐全的一家公司。”2019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接受采访时显得颇有信心。当时,联想刚提出“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不久,但究竟如何把多种“要素资产”聚合成体系,再变为产品和资金,投资者与大众仍然不甚明了。
直到今年10月28日,联想推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 “城市智慧魔方”,贯通智能化转型要素的路径才逐渐清晰。只是,这究竟是条康庄大道,还是荆棘小路,仍不好说。
在联想对外提供的典型智慧城市案例中可以看出,除厦门智慧政务为核心的智慧城市项目以及海南“文昌智城”项目外,多数并非整体化智慧城市项目,而是从应急、能源、食品监管等细分场景切入。如:上海嘉定区(雪亮工程)、陕西梁家河(智慧农业项目)、江苏泰州(城市应急管理项目)、上海海关帝王蟹(食品区块链溯源项目)等。
2015年前后,腾讯、百度、阿里、平安、浪潮几家大厂已经陆续开始智慧城市业务布局,如今各揽过亿大单无数。
但2016年,杨元庆才刚刚提出以PC为盈利和创新重点,带动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并同步落实物联网发展的“三波战略”,开启智慧化转型。2017年,联想正式在深圳发布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
联想与华为这两家被反复比较的企业,此刻在智慧城市领域再见高下。
另一方面,在联想的主战场PC业务中,华为的成长也值得其警惕。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此前表示,华为笔记本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区市场份额达 16.9%,排名第二,仅次于联想。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