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被裁的我,骗妈妈回京“复工”

我和企业,一夜“长大”。

  “在这个春节之前,我内心仍执拗的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但走过车站安检的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没这个资格了。”

  这句话出现在视频账号“小王养成日记”发布的Vlog里,伴随着“500 miles”的音乐声,影像记录了他被裁员后回京找工作时的心路历程。94年出生的小王,此前是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月入20K,而且还有女朋友,可谓年轻有为,是不少同龄人眼中的“人生赢家”。而他自己,也多少有些“少年轻狂”的骄傲和孩子气。

  但疫情、裁员、相聚、离别,让他一夜长大。

  让企业“一夜长大”的,则是项目停滞、回款艰难、工资压力、无法按时履行合同、现金流即将断裂的焦虑。行业和企业隐藏在水平面下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暴露,管理者们被迫从往日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一面用包括“裁员、降薪”在内的所有方式自救,一面反思并总结。

  01

  一夜长大的90后

  在家的29天里,原本心里藏不住话的小王,学会了用善意的谎言避免父母担心。离开时,老家辽阳还没有确诊病例,妈妈担心他回京会面临和病毒的“遭遇战”,劝他在家多住几天。小王一边笑着说:“再不回去工作就没了”,但内心正在默默感叹:“其实工作已经没了”。

  对于这次裁员,小王其实早有“预感”。

  “公司知名度挺高的,原本有1000多接近2000人,但其实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正是因为本身经营困难,公司才会申请经济性裁员,分批一次次开大会,气氛相当紧张。而这次大规模裁员之后,公司只剩下了200多人。”小王告诉泰伯网。

  原本他对自己信心满满,认为裁员只意味着短暂的休整,但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待业”时间被迫延长。

  “之所以赶着回北京,是因为马上三月份了,正赶上’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但今年行情确实不太好,往年很多中小企业都是抢着招有大企业工作经验的人,今年有需求的中小企业也会变得很强势,呈现出完全的“买方市场”状态。”这是小王从简历反馈,以及和HR、猎头朋友处总结出的结论。

  送小王去车站的时候,妈妈哭了,泪水中满含对儿子的担心,一遍遍说着:“注意安全啊儿子”。小王笑着说“没事”,转身时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长大了。

  不少90后 “尽管在跟妈妈说话的时候,经常把‘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这句话挂在嘴上,但其实心里总是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突如其来的裁员和疫情,让他们在短短时间内连续遭遇事业滑坡、相聚离别、甚至直面生死,被迫用“成年人”的思维来面对残酷现实。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