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空间信息产业欠的,HBAT来还 | WGDC 2019

PPT的风格,投射出了空间信息产业的焦虑。

 

     虑。

     如果你是WGDC2019开幕式的现场观众,你一定会被这种感觉强烈地打击。

     第一次冲击来自于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出现在演讲台上时,观众惊奇地发现,这位来自阿里巴巴的高层对空间、自然资源、地理信息这些概念如数家珍,俨然一个“老炮”。人们这时才意识到,阿里巴巴作为云技术的供应商,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已经到了专家的水平。

     阿里云对空间信息的认知十分深刻。

     第二次冲击来自于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章文嵩出现在舞台上时。他介绍,为了更好地完善旅客在机场、车站等场景的打车体验,滴滴正在增强其室内导航能力,为此滴滴正在对很多机场和车站进行三维建模。

     他一边说着,屏幕上出现了首都国际机场的三维模型。随着鼠标的拖拽,密集的点云随之转动。这一幕相信会让不少三维厂商心酸:滴滴为了完善用户体验中一个很小的场景,“顺手”就把三维厂商的事给做了。

     第三次冲击来自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公司对外发布了一个智能AI遥感解译平台,即使是没有专业知识的网友,也能在这个平台上用简单的方式实现道路提取、船舶监测、变化监测、用地分类等功能。这时遥感企业也只剩沉默,不知是沮丧还是恐惧。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有风格迥异的舞台呈现。巨头们的PPT简洁、突出,鲜有大段文字。但回过头来看测绘地理信息企业PPT,很遗憾显得有点“惨不忍睹”。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的展示画面 VS 某传统企业的展示画面。

     虽然仅从PPT来比较企业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力、财力、能力都储备充沛的巨头,无论身份是供应商、竞手还是“顺手”,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了解这个基础设施意味浓厚的空间信息产业。

     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华为获得甲级测绘资质标志着其也将地图作为业务拓展的基础设施。“HBAT”以及滴滴仿佛有个默契:要想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愿景,先要获得测绘资质。“空间信息数据要成为未来世界的‘水电煤’”也不厌其烦地出现在巨头们的演讲中。

     但这种重要性与相关企业的规模和表现完全相反。知卓集团董事长陶闯在今天的演讲中给出数据,这一产业95%以上的企业都未获得过任何银行的贷款或是风险资本的投资。同时产业过去一年的大型投资并购屈指可数,同样是并购,微软一年的次数可达400余次。这些无不说明这一产业主体还是小微企业。

该内容属于精选文章系列, 后获取已享有的阅读权限

升级PRO会员,享有以下权益

  • 解锁泰伯网专业深度文章
  • 免费阅读/下载12篇智库常规报告
  • 免费观看全库直播视频及回放

立即升级会员


还没有泰伯账号?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