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数字生态,助推产业和消费互联网“两张网”的升级。5月21日,经过战略调整的腾讯六大事业群首次集体亮相,“鹅厂”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展现了未来十年的产业布局思路,也昭示着更大纬度上数字化浪潮的汹涌之势。
从机场到会场,大小的会议招贴及身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显示着这场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力度。此次大会整合了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腾讯云+未来峰会”以及“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三大峰会,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数字化,产业转型的新赛道
对于互联网巨头们而言,布局诸多产业链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胃口。在庞大用户体量基础上进行“生态”建设,商业意义上就是打造全息的数字场景包裹,既针对个人,也针对企业。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数字世界的生态与物理世界的生态在不断趋同,而且越来越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背后的逻辑就是,用数字连接出一个新世界。
这与刘炽平在会议演讲中指出的数字经济三大演变趋势一致:
一是开放生态演化为生态开放;
二是从互联网产业演化为产业互联网;
三是从数字全球化演化为全球化数字。
三个略带文字游戏色彩的概括,在时态上都是从正在进行向已经完成的过渡。有了生态才能谈开放,互联网成熟了才能连接产业,有了数字化趋势才能谈覆盖全球。
腾讯研究院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近30万亿,较2017年同期上升12%,在GDP的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一。无独有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不久前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中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在2018年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两方的数据差异不大。这些都是腾讯做出判断的现实依据:“产业互联网是这一轮数字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对于如何挖掘这一领域,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介绍,腾讯在去年成立了技术委员会,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开放“中台”能力,自我定位为“数字化助手”,并“提供工具、做好连接、建设生态”。而这种调整将使腾讯技术统一标准化,实现场景内的快速交付,也就是产业互联网的方式。
现场采访中,泰伯网注意到腾讯诸多事业部门,特别是云与智慧产业方面,都在强调基础能力、用户自主等概念,“助手”定位极为明确。
对处于“中游”的地信企业而言,培育“中台”技术能力的思路颇值得借鉴。在传统的测绘地信行业环境中,上下游几乎割裂,“以我为主”或可生存。数字经济时代则是以数字作为载体,打通产业上下游间壁垒,甚至打通产业间壁垒。如何在握有测绘地理数据的前提下,使地理数据附加应用场景属性后快速交付,由中游向产业链两头延伸,“甘为嫁衣”,已经十分迫切。
数字化,政府也着急
此次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声势浩大,背后是云南省政府展示本省数字建设成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出席大会的副省长陈舜将数字经济大潮比作一阵风,展示了地处西南边陲的美丽云南乘风而起的强烈愿望。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峰会上提出,产业互联网、智慧政府和智慧社会牢牢不可分。在国际竞争日趋残酷的大背景下,企业、政府与社会越来越意识到抱团取暖的重要性。除了受到政府公开站台的直接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未来业务的增长点聚焦在政府转型和机构改革上。
2016年,云南省政府与腾讯就“互联网+”落地建设达成战略合作。2018年,“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的产品推介会上,还是陈舜副省长亲自站台。一位来自云南旅游部门的官员告诉泰伯网,作为旅游大省,云南在旅游行业方面的形象始终不佳,但整体变革又非一朝一夕之功。推出这个平台,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对于政府机构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地理信息企业同样体会颇深。自然资源部成立后,自然资源开发、国土空间管制及生态修复保护等职能被有意识地进行了整合行使,背后也是整个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可以说,这是企业与政府相互促进的结果。
在企业的帮助下实现数字化,实现更高效的行政管理,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共同做法。一位负责腾讯云政务产品开发的经理告诉泰伯网,前几年在协助政府建设政务平台时,很多部门对来自外部的数据都十分排斥。一方面是政府自身数据的管理都存在混乱,兼容外部数据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担心来自外部的数据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政府部门开始主动要求将外部数据纳入内部系统,作为情况掌握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例如,公安部门会利用腾讯应用的位置数据来协助一些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数字化的方向也颇有可为。《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显示,一地的数字政务水平与当地营商环境及经济水平强相关。对后线城市而言,通过数字政务拉动传统产业活力,提高行政效率,将更有力地吸引外部资源投入,实现创新式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框架下,传统的地理位置劣势可以被部分弥平,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就是一个机遇。根据《四川省加快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四川将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大数据基地。腾讯西部云计算中心于2013年在重庆启动建设,是继天津、上海、深汕三地之后第四个自建大数据中心集群。另一个云巨头亚马逊也将中国两大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选在宁夏,并建设开放三个可用区,作为在中国开展云业务的重要依托。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