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的北京,花如海,人如潮,处处欢声笑语,人人喜气洋洋,洋溢着一派欢庆新中国60华诞的节日气氛。
在京城众多的游览点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就是北京展览馆,“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正在这里展出。
这个被胡锦涛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赞为“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象再现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程”的重要展览,自9月19日开幕以来参观者便络绎不绝,国庆期间更是观者如潮。很多人早上8点不到就在展览馆门口排起了长队,经常是两个小时不到,半天的几千张门票就发放一空,稍微来晚点的人就只好等下午的门票。凭着记者证,记者顺利地进入了展览馆。
中国地势图地台成了第八展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快看,这儿有长城!”
一进展厅,记者直奔第八单元展区——资源环境单元。“测绘成果广泛应用”部分就在这个主题为“资源节约保护日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的展区展出。
“快看,这儿有长城!”一个女孩子清脆的声音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只见第八展区的入口处,很多人三五成群地站在一个几十米长的明亮通透的玻璃地台上低头往下看,那个看见“长城”的女孩,正指着地台里长城的红色标示对着她的同学比划:“看,这是长城的起点——辽宁的虎山,这是长城的终点——甘肃的嘉峪关。”这是一群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在她的指点下,她的同学们纷纷在这个标有“中国地势图(部分)”字样的玻璃地台上来回找寻。
“这是一个1:14万中国地势图的三维景观,它表示了我们祖国从东到西的部分地势。在这个长48米、宽3.8米的地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但这条由东到西蜿蜒万里的长城究竟有多长,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清楚。为了更好地保护长城,中国测绘工作者运用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对保存程度最好、分布范围最广的明代长城进行了精确测量。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测绘工作者最终测定明长城的长度是8851.8千米。”
听到毗邻地台的测绘展区讲解员的讲解,这群大学生以及其他参观者都一起把目光投向地台里所标的“我国明长城精确长度8851.8千米”几个红色大字。
“请大家跟我来。这儿是地台的顶端,这里标示的是我国的珠峰地区。2005年5月,我国测绘工作者通过先进的测绘高新技术,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程为8844.43米。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是世界的第三极,它的精度一直为世界所关注。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对深化人类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反映了我国测量技术已经跃入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大自然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勇气和智慧。”
讲解员的话音刚落,一位中年人便接着说:“珠峰测量我知道,中央电视台介绍过。早在1975年测绘工作者就已经测量出珠峰高度。这次测量中使用的是先进的光电测距技术、GPS技术和冰雪探测雷达,真不简单!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令观众流连忘返。
“中国测绘,真棒!”
在测绘展区展出的汶川地震遥感影像图前,一对母女驻足良久,凝神观望。当讲解员走过去为她们讲解时,这位母亲恭敬地弯下腰一字一顿地说:“对—不—起,请—讲—得—慢—点,我—们—是—日—本—人。”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测绘工作者夜以继日,以最新测绘成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大地震发生后9小时内,中国测绘工作者就将灾区地图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4小时内就提供了2000多幅地图数据、汶川周边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和上百幅灾区挂图。”
“截至2008年6月,中国测绘工作者向90多个部门和单位提供灾区地图5.3万张,提供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2TB;核对空运空投坐标近1200点,为地震灾区空中救援提供了精确定位。由于测绘部门提供了空投、空降地点的坐标、高程,灾区空投有效率由20%提高到了90%以上。5月17日,由于测绘部门提供的坐标、定位,被困在汶川县城南4.5千米处的14名台湾游客得到了及时救援。”
“中国测绘不仅为抗震救灾、抢险救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震后迅速恢复了灾区应急测绘基准体系,制作了灾区规划、建设用图,捐献了测绘仪器设备,为灾区的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随着讲解员缓慢的讲解,这对来自地震多发国的母女眼含热泪,多次颔首向讲解员表示感谢,并一再竖起大拇指表示:“中国测绘,真棒!”
这次展览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而且吸引了不少外国来宾。在测绘展区,经常有不少外国人驻足。讲解员告诉记者,也有不少外国使节在这里留步、询问。在了解到“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通过航空航天等技术手段,测制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时,一位非洲使节毫不掩饰他的惊讶:“啊!中国测绘有这么多成果、发展这么快啊!”并多次表示要向中国取经。
“中国已经建立了由4.8万个点组成的国家平面控制网,由22万千米水准路线组成的国家高程控制网,由259个点组成的国家重力基本网,由2518个点组成的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
“中国已经形成了从1:500到1:100万的国家系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从1:5万到1:400万的国家级数据库,9个省级1:1万数据库,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大中城市的1:500或1:2000数据库;20个省启动了省级1:1万数据库建设,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启动了城市框架数据库的建设。”
这一系列数据引起了一位朝鲜来宾的浓厚兴趣,他拿出笔记本,详细记下了这组数据。
车载GPS导航仪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普及地图,有利提高国民素质”
在测绘展区,最受参观者追捧的是《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北京城区图》。
“瞧,地铁四号线都在图上标示出来了!”北京大学一位男生惊喜地说。
在这张一印张大小的北京城区图上,不仅北京五环以内的高速公路、城市环路、地铁、街道、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等内容应有尽有、一目了然,而且在图边上附有的《北京轨道交通示意图》上,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八通线、机场线也历历在目,甚至连当时还未开通的地铁4号线也标示得清清楚楚。
“这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地图,应该是最可靠的。”一位外地来京出差的中年人告诉记者,“我经常出差,经常在车站、路边买地图,可是这些地图经常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地图上标的地点和距离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还有不少地图该有的没标,不该有的乱标。”当记者告诉他中国地图出版社是国家测绘局的直属单位,是国家级权威地图出版社,这张地图是最权威的地图时,他满意地笑了。
在测绘展台边,有一人举着地图细细端详,记者见状便走了过去。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位地图收藏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这张图不仅权威,而且具有收藏价值。这是一张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制作的地图,它不仅有极强的现势性,而且很有特色。在它的背面,不仅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测绘工作为领导机关决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大众等提供服务的情况,而且介绍了一些地图百科知识和中国版图基础知识,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我一定好好保存。”
“地图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备工具,是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的缩影。普及地图,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多年来,我一直希望为普及地图做些工作,无奈精力不够。希望测绘工作者能为普及地图多作贡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一位老先生满怀希望、语重心长地对讲解员说。
“祖国,我们为你自豪!”
在测绘展区,一个车载GPS导航仪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车载导航仪。这些导航仪可以很方便地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现在的导航仪与实时信息结合起来,还可以实现动态导航,引导车辆避开拥堵路段。”
讲解员正在讲解时,一位年轻人问道:“请问,这是国产的吗?”在得到讲解员肯定的回答后,这位年轻人转过头去骄傲地向他的同伴炫耀:“我就知道这是国产的。现在国产GPS导航仪发展很快,国内导航产业也发展很快。”
“是的,我国导航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正在迅猛发展。”讲解员接过他的话继续说道,“我国导航产业、地理信息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80%与地理位置有关。在信息化时代,地理信息的开发利用关系国计民生。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发展为年总产值600多亿元、从业人员40多万的新型产业,即使面临金融危机,许多地理信息企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为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作出了贡献。”
在介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图片前,总参测绘局的一位同志认认真真地咨询了许久。讲解员告诉他:“这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刘先林院士研制的JX-4和武汉大学张祖勋教授研制的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这两套系统占国际上同类产品50%,比传统方法提高工作效率5到10倍,使我国测绘生产流程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其中JX-4荣获了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两套系统国内销售总额超1.5亿元,创汇300余万美元,占国内市场95%以上。”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这位同志立刻记下了刘先林院士和张祖勋教授的电话号码,他希望能将这两套系统用于海洋测量。
影像中国是一款虚拟地球软件,利用它,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心所欲地欣赏各地风光,快速定位到重大工程、风景名胜等地,足不出户便可游遍神州大地。在展区设置的影像中国互动系统前,一群年轻的学生争相摆弄操纵杆、点击触摸屏。
“请问,影像中国与Google Earth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问道。
“影像中国是我国测绘部门自主研发的系统,它包含了从30米卫星影像数据到厘米级基础航空摄影航片数据,中国的局部地区是我们用飞机拍摄的,其精度比Google Earth更高,而且地理要素比Google Earth全,比如交通、地名、水系等,基本上都可以看清。”
“啊,太好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过去我们只知道有Google Earth,现在看了展览才知道,其实我们中国测绘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祖国,我们真为你自豪!”(图片摄影:本报记者张蓉)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