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投资分论坛正式开幕,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湖北长江航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部长胡晓涛,星河产业集团副总裁、星河创投CEO阎镜予,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项目负责人李纲要,鼎晖投资高级副总裁刘尚,华创资本董事总经理公元,金石灏汭投资公司总经理王丽平,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浙江金源茂丰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涌。
产业链投资:资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018年对整个商业航天行业来说,聚焦了资本关注的目光。投资是要为出资人创造价值,最终能够实现整个商业模式的闭环,实现整个活动的盈利。一个企业从成立开始,不考虑盈利,不考虑创造机制,就不能把它称之为商业航天。
在创业与投资领域,绕不开的就是对产业链的认识。湖北长江航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部长胡晓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星际航行时代,商业航天产业链投资的思考》的讲话。他提到关于商业产业链的几点思考:
一是创新,他认为,目前中国许多公司都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这是有利的,也是中国航天目前可以理解的一个状态。但是从创新角度来讲,中国商业航天未来不仅限于此,它有足够大的包容量,在这里面需要做一些创新型的事情。二是高风险,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本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关于技术风险和商业模式的风险问题,认识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三是长周期,在航天领域,一个企业要做起来,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否则很难从初创走向成熟。企业要有坚持自身发展战略的耐力,资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决心。四是估值,估值要回归理性,不能超越企业发展的状态。企业不能亦依靠估值,要从资本“输血”变为自身的“造血”,才能获得成功。
湖北长江航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部长胡晓涛
商业航天的发展:回归逻辑方可远行
2018年可以称作中国商业发射的元年,全年共发射火箭39枚,发射次数首次荣登世界第一。但当前航天相关政策与法规并不完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未来发展仍存在争议,中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成为了各界人士关心的议题。
星河产业集团副总裁、星河创投CEO阎镜予在题为《商业航天,回归逻辑才能走得更远》的报告中表示,过去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民生外溢价值,国家过去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资源从基础上面来讲,已经到了过饱和的阶段。如何提升我们过去在军队里面沉淀的资产,如何放到民用领域进行放大、催生,这是目前需要考虑的。第二,民参军条件放宽,以美国为代表,大量的火箭、卫星都从军队剥离出来成为民营企业,但他们的能力并没有下降,我国民参军方面国家也是在进一步扶持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军民融合。第三,强国效应凸显,以美国为代表的优势强国,已经率先走出了军民融合的步伐,倒逼我国的机制改革,中国走上商业航天的道路。
星河产业集团副总裁、星河创投CEO阎镜予
商业航天虽然发展态势迅猛,当仍然处于逻辑不清晰的阶段,只有理顺逻辑,回归商业航天的本质,才能使行业走得更远。目前中国商业航天所存在的逻辑问题,阎镜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技术逻辑不清晰:商业航天领域民营机构在重走国家队60年前走过的老路,重新研发复制国家队数十年前早已研发出的产品,最后再重新验证是否能成功发射和入轨。让人不禁发问:“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使命又是什么?技术出发点是什么?突破点又是什么?”第二,团队逻辑不清晰:商业航天是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核心技术,这对团队的技术人员要求很高,然而目前的商业航天技术团队并非有足够多的懂得尖端技术的人才。第三,商业模式以及产品逻辑不清晰。
大多数行业,在证明产品是否具备较好服务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融资也可渐进,但商业航天的产品,是否成功入轨,是否能够成功传回用户想要的数据,在发射后即可就能验证。这就意味着,ToVC模式是极度容易关系被验证戳穿的,最后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都要回归基本逻辑。
作为投资人如何选择团队进行投资,阎镜予表示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关注团队背景,最重要的是团队所掌握的技术。商业航天是系统工程,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一群人。并且在团队中一个要有一个主心骨,可以找到合适的决策机制。二是关注创业公司的细分市场精准度,重点是公司的自我定位要明确。三是关注以实用为目标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商业市场内,应当将良品率和成本控制综合考虑,得到最优的经济价值,一切以数据说话。四是关注企业运作的思维方式。五是关注市场渠道,除国内市场外,国际化市场也是重点。
谈及对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前景的态度,阎镜予用了四个字形容:谨慎乐观。
他说:“乐观什么?从长远看,总有一天人可以移居太空,或者坐一个火箭,从美国到中国,也许只要两个小时,我认为总有一天会到这个程度。那为什么谨慎?这天的到来是快还是慢?中间会经历什么?我觉得需要有很长的耐心来等待。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尊重客观规律,需要各方的合力,共同支持。”
地方政府:商业航天,未来可期
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项目负责人李纲要发表题为《地方政府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报告内容涵盖重庆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概况、发展、对地方发展商业航天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商业航天的未来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书写等。
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项目负责人李纲要
李纲要表示地方发展航天的所需要遵循的几点:
一是紧随国家的战略,因地制宜布局产业,产业紧随国家的战略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是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模式。三是学习研究产业发展。四是激发市场活力。
{{item.content}}